今天看到朋友圈里一个朋友留言问我,你回来了吗?突然很感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离开半年了啊!想到自己当初离开时是那样的纠结和不舍,好像就要上刑场一样。舍不得的东西有很多。最舍不得的是离开孩子。但是我也清楚,这几年陪伴他,陪伴的质量并不好,因为自己的状态不好。也许这段时间的离开让我重新调整自己,也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陪伴她。而对她离开妈妈的担心,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有时在想,自己对孩子的陪伴真的那么重要吗?似乎想把所有的身心都给孩子,可是孩子也许并没有感受到。现在更加意识到,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做一个能够纳悦自己的女人。只有从内心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才能从内心里真正的接纳孩子欣赏孩子。
想想以前自己在家里就像陀螺一样忙来忙去。似乎一直在为家里忙,也很担心自己离开了,家里的日子会过得很难。也许公婆和老公都很辛苦吧,但是事实上也比自己想象的好很多。我发现自己以前的付出,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一种需要。就像上次回家,我拼命的收拾屋子,想为家里做些什么,老公却提醒我,少收拾一些吧,你收拾过的屋子,我们东西都找不到了。所以有时候不想再说自己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因为自己的付出,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对方的需要。所以,真正的看到对方,解读对方的需要,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中实现共赢,才是更和谐的关系。
想想自己热衷于参加各种成长的社团。似乎错过了活动就会非常的遗憾。也曾因为要离开一年觉得非常舍不得。现在看来这些活动,其实也都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
去年和朋友一起建了一个交流群。很长一段时间,这似乎是自己精神的寄托,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沉浸在网络交流中,却错过了很多和家人的交流。如今这个群快到周年,却已经解散,往事已经成为往事。它真的那么重要吗?也许当时是吧,因为它满足了自己当时的需要。
其实所有的事情,判断是否有意义,都根源于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要。那么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必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唯一确定的是,自己当下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满足自己吧!没有必要沉溺于过去也没有必要担忧于未来。走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一切其实都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这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