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传统。所谓子部书,也就是以社会人生为话题的图书。记得在大学读书时,乐寿明老师告诉我:“你们的专业是哲学,在古代也就是子学与经学。”从今天的学科分类看来,儒家图书在先秦时期,也属于子部范畴。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一学科,只有经学、史学、子学等等,但是,我们有哲人或哲思的说法。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我国古代的所谓哲学研究。
我参加工作以后,慢慢品尝到了子书的滋味。先是读了几遍《管子》,体会到这书里关于生命与生活、道德之荣辱等问题的讨论非常具体深入。后来,又认真读了《老子》《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庄子》等书,体会到中国古代的子部书,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的哲学书。我们的生活是子部书讨论的重点,不仅仅世俗生活是重点,精神生活、灵魂生活(终极关切)都作了讨论。譬如,《老子》中的所谓“道”,究竟是什么?是行走的道路还是心中的关切?是人道还是天道?再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个道与老子的道是否不同?这都是有区别,也有联系的。由于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每天都需要与天地和人群打交道,所以我国古人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没有日常生活,我们无法生存,也无法孝敬父母,敬畏神灵,更无法延续后代。物质生活的确需要安排好;但是,只有物质生活,没有心中的道德律,人就与动物无法区别,“人禽之别,几希而已”。有了精神生活,也就有了人的生活。所以,才有管子所谓“衣食足,知荣辱”的说法。有一段时间,我由于内心感到委屈憋气,常常忍不住对着老师诉说。当时,我的老师金隆德教授也因为学术观点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不同,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受到小人的指责和举报。金老师曾经多次和我聊天,他告诫我:“没事的时候,多读读《孟子》,也许你就不再憋气,而学会养气啦!”
当然,作为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极关切,有“心之所系”的问题。信仰是个人的事,也是人类的事。没有信仰的人,做人做事不可能有底线,就会胡来再胡来。有人说,子学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基准的学问。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儒家的仁与礼就是基准;道家的“常道”也就是生活的基准;中国佛学中的“禅”,也就是生活的基准。
记得有一次,我去看望病重的乐老师。乐寿明老师说:“你要多读一点子书,那里都是生活所需要的学问。”花甲之年以后,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和彩虹以后,才知道,中国的子部书不仅有味道,而且有用处。懂得自我调节,懂得人际交往,学会独处,学会管理自己,学会安排日常生活等。这些在子部书里都有说法。《论语》里的孔子,连吃饭、喝酒、睡觉等等,都有自己的说法和安排。至于《庄子》,不仅有关于心灵痛苦的描述,对自由的向往,更有生死的讨论和关于梦幻的解释。
有时候,和家人在一起说到读书的事,我们都认为,我国的子部书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好读,随时可以阅读到。只要读慢一点,也能够读懂。这就是子部书的长处,也是子书的滋味。当然,子书中也有自己的缺弱,甚至有些不堪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