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当我们走进书店想要选择一本书,或者是我们在网上看电子书,首先看的就是它的销量还有阅读量,打赏情况。
就我自己而言,就算是在简书上找文章看,也是会先看浏览量,我就会选择那些浏览量特别高的,即使文章不是那么的合自己得口味,但毕竟这文章获得这么多的浏览量,是大众的选择。我也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跟着别人走,看到人家写了这种类型的文章,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她收获了很多的粉丝。不知不觉自己便舍弃了原先很喜欢很擅长的文体。
看着自己的文章发表出去,也仅仅只有几个人阅读,这时又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是在模仿的路上出了什么错。
学生时代,我们写作文喜欢写空话,老师说,一定要写积极向上的,一定要励志,一定要足够的心灵鸡汤。是啊,这样的文章真的拿了很高的分数。
老师说,你们这些个学生哦,思想觉悟高,老师一点就通。我们乖巧的点点头,心里默默的想,这种文体真的很好,能拿很高很高的分数,让别人羡慕。
再后来,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发现,自己不会写作文了,究竟什么是作文?
是不是就是开头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中间则来个名人开会,古今中外,大量的例子论述,文章末尾说一段特别励志的话,诸如好好学习,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就能成为好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谁都会写,例子多的数不过来,背上几个有名人物的事迹可以用一辈子。
就像说到坚持,你能找到爱迪生,司马迁。说到成功,你也能想到爱迪生,司马迁。他们的例子几乎可以套用在任何一篇作文里。
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写出来给大家看的东西吗?考场的作文过于分数化,考生总是想的怎样写可以拿高分,从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想写的。网上的文章或许利益化,人们看重浏览量,看重网友的评论。
说到这里我又要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去书店买书了。
假设你在书店买书,有下面几本书你可以买,你会选择哪一本?
如果你过了看霸道总裁爱上我这类书的话,我觉得大多数人会选择看第二本书。这是为什么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偏向于第二本书,封面简单,书名好听,很文艺,特别适合文艺青年。无论是看还是用来在别人面前显摆,都特别适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选择一本书没想过看它的内容,首先看的是它的封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去相亲,首先看的是对面姑娘的面容还是她的内在,肯定是面容啊!如果长的好看,会加分,有内涵的话,那就不多说了,领回家入洞房吧。
当我们在网上看一本书,或者是一篇文章是,看到的首先也是封面和它的名字,如果起一个特别文艺,特别好听,朗朗上口的书名,那文章的浏览量一定不会低。
过度的外在包装让我们忘却了内在的东西,以为,只有选择一个好看的封面,从网上找一个好听的书名,套用几句诗,就一定能掀起一片风雨。
写作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浏览量还是初心,这样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