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

读《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

[toc]

前言

之前接触过关于批判性思维,或者说是逻辑学的书籍,例如《Attacking Faulty Reason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Fallacy-Free Arguments》(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1]也看过一些数学上逻辑的书,所以阅读起来并不费力。

之前看过的书,我也做过笔记,只是没有搬运到网络上来,借此机会,整理一下笔记,理一理思路。

先来总体说一下这本书:

第一章是介绍和定义了批判性思维。

后来介绍了一个论证的基本要素,和其他的一些基本理论。(2~3章)

讨论断言的可信性,从真假性角度评估断言。(第4章)

介绍了”修辞“,进而介绍谬误。从逻辑角度评估断言。(5~7章)

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方法。(8~9章)

非演绎论证和因果解释(10、11章)

最后一章介绍了法律、道德和美学的推理。

笔记正文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展开的思维,我们进行批判性思
维是为了考量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好的标准。

这是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接下来是对几个重要概念的解释:

信念、结论、陈述、断言、观点

这在本书(本笔记)中都是是等同的概念。(当我们下一个结论的时候,也就相信了这个结论。)

断言分为主观断言客观断言

主观断言

断言的真假性依赖于人们的判断。

客观断言

断言的真假性不依赖于人们的判断。[2]

论题

论题就是问题。论题也分为主观论题客观论题。客观论题的答案不依赖于人们的想法;主观论题反之。

论证

当我们为一个接受一个断言给出理由的时候,就是在做论证。

论证由前提结论构成。前提就是为断言提供理由的断言,被提供理由的断言就是结论。

认知偏差

因为人不是绝对理性的,人在论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掺杂一些人类固有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就是认知偏差认知偏差造成谬误。[3]

“真“和”知识“

对于一个断言,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命题的真假是客观的。

知识,就是”我知道“的事情。哲学上讲,满足下列条件时,你就有资格说自己”知道“:

  1. 你相信某件事是真的(信念)
  2. 你已经排除合理怀疑自己的信念(进行了批判性思维)
  3. 没有理由相信你在此事上没有理性

绝对怀疑主义认为人不可能知道任何事情。反问:他们怎么知道这个结论的?

论证相关

论证

前文说到,论证的两大要素是前提结论

论证的前提可以不止一个。

同一个命题可以是推理的前提,也可以是推理的结论。

两类论证

一类是演绎推理,另一类是非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中前提能完全、紧密地推出结论,而非演绎推理是由前提支持结论。支持非演绎推理的结论有强弱之分。

”可靠“的推理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前提为真“,或者说前提也是一个可靠的推理;一个是”推理有效“,即在逻辑学角度考虑没有犯逻辑学错误。因而不存在前提为真,结论为假的可靠的推理。批判性思维就是要考虑这两个问题——真假逻辑

在实际运用中,论证存在未表达的前提

实际运用中有两种推理形式,”衡平推理“”最佳解释推理“

衡平推理(即权衡利弊的推理)既包含演绎成分,也包含非演绎成分,如果是进行量的比较,其衡量涉及演绎推理,如果是对结果的预测,则涉及非演绎推理。

最佳解释推理,也称”溯因推理“。即寻找某事情的原因。实际上,这是一种非演绎推理,其目的在于在相互竞争的各种解释中找到对现象的最佳解释,最佳的标准是:解释力、预测力、一致性和简单性。

清晰的思维

在现实中,经常遇到不清晰的表达。这种表达不全是坏的。

而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清晰的思考。

不清晰的原因

造成断言或者论证的不清晰,有很多原因,主要有:

  1. 模糊

模糊不常是坏的,语言需要修饰。模糊有程度之分,取决于语言的目的。

  1. 歧义

歧义是指一个表达有多种理解方式。歧义包括语义歧义、语形歧义、组合歧义和指代歧义

  1. 抽象

过于抽象的断言导致无法界定该断言适用于哪个(些)对象。

定义

一个明确的定义通常有助于表达清晰。

定义的目的主要有:告知词语的通常意义、约定某特定语境下的意义、使表达清晰、用于说服

定义主要分为列举定义、同义词定义和分析定义

修辞定义并不是为了澄清意义,而是为了表明或影响态度。(因而修辞的定义不算是定义,但修辞手法不总是坏的)

论文写作

论文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1. 陈述标题
  2. 表面对论题所持的立场
  3. 提供支持立场的论证
  4. 对支持相反立场的论证展开反驳

写论文时,应该做到:

  1. 中心突出
  2. 紧扣主题
  3.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谋篇布局
  4. 结构完整

可信性

评估可信性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断言本身,二是断言的来源

断言本身

断言的可信性由程度之分。不存在绝对可信或者不可信。

观察

某断言缺乏内在的可信性是指:该断言与我们观察到的我们已知的(我们的背景信
息)或其他可信的判断相冲突。

我们的观察提供了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最可靠的来源,因而当某断言和我们的观察不相符合,我们就可以合理的提出质疑。但是观察并非是绝对可靠的。对于不同的人,每个人的观察力都不尽相同。

常识

我们也总是基于我们已知的背景信息来评估各种断言。(或曰”常识“)

事实上,这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首次面对一个断言时,如何处理的一个例证。我们
首先赋予该断言一个特定的初信度

断言的来源

  1. 要考虑断言的来源是否是利益相关方。通常,利益相关法来源的信息可信性较差。

  2. 考虑来源人的体貌和其他特征。(但这并非是以貌取人

  3. 考虑来源的专业性。

    对于新闻媒体、互联网、广告,要特别小心和注意。

修辞

表达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表达的说服力

在文学中,修辞指对有说服力的写作的研究。

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修辞。

通常,修辞也被称为有倾向性的表达

修辞技巧

委婉语和粗直语

委婉语是一种中性或正面的表达,而不是一种引起负面联想的表达。

与之对应的是粗直语

粗直语被用于影响听众或读者对某事产生负面态度,或者用于减少其可能引起的积极联想。

闪烁其词

闪烁其词是规避或化解风险的一种语言手段。闪烁其词的表述,有助于稀释、淡化所面临的批评,也给提出断言的人在遇到挑战时留有逃脱的余地。

贬抑

贬抑就是试图降低人物或事件的重要性及意义。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基于点滴线索甚至是毫无证据地形成的关于特定群体之成员的想法或印象。

暗示

暗示有很多种手法,例如”意味深长地提及“,”名褒实贬“等等。暗示就是指在字里行间隐藏着真实的意图。

加载问题

同时问出两个问题来。一个问题是表层的,一个是隐含的。

例如“你一直这么喜欢赌博吗?”

回答是或不是,都间接肯定了自己的赌博经历。

嘲笑/讽刺

仅仅取笑别人的立场并不等于提出了对该立场的反对意见。

夸张

夸张就是过分夸大。为追求效果而加以夸大的判断就有可能是夸张,究竟是不是夸张,取决于其语言的力度和所提出的观点。

定义、解释、类比、比较

这些都是常用的表达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也可作为修辞技巧。

修辞性定义和解释是带有倾向性的,而不是完全的陈述。

修辞类比(rhetorical analogy),即通过两个事件之间的相似性比较,使某事件显得优或劣于它本身。

代替证明

仅表明某个断言有据可查或有典可循,而不引用所说的证据或典籍。

重复

宣传的本质就是简要并不断重复。
——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修辞? 谬误!

本章讨论的修辞技巧不再是上一章所谈论的修辞润色。这些修辞技巧看起来很像是论证,它不仅有前提和结论,使用的语言也似乎在提供论证。但它们仅仅是“貌似”论证,它们并没有为人们接受结论提供合理的证据。

也就是说本章介绍谬误

诉诸情感的谬误

不是理性的分析问题,而是感性的、情感的分析问题。

这些情感包括愤怒、威吓等其他情感,例如同情妒忌自负

现实中,使人负疚群体思维谬误(从众)等。

转移注意力/烟幕弹

转移注意力即红鲱鱼,引入一个新话题,转移最初争论的要点。

烟幕弹是指堆砌问题,使问题复杂化。

诉诸公众

”众所周知“

大多数人相信某件事是事实,并不能成为它就是事实的证据

有一种给诉诸公众叫诉诸传统”向来如此,便对么?“

合理化

合理化是指用虚假的托辞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或利益。

以错制错

他人所犯的错误.并不会使你的错误回应变得正当。

诉诸人身

把提出某断言的主体的特征与该断言本身的特征混为一谈。

人身攻击

把某种不良品性归于某人,这就是对本人的攻击。

自相矛盾

某人言行不一。

因人废言

因为某人的身份而证明某人断言的错误。(并不是人身攻击)

毒化净水

如果 A 告诉你关于 B 一些无关的负面信息,使你对 B 产生不良印象,你就倾向于拒绝接受 B 对你所说的言论。

因人纳言

某人很聪明,因而认为他的观点正确。

生成谬误

试图以某断言的来源或其历史为依据“反驳”该断言。

稻草人谬误

为反驳对方的立场,而歪曲、夸大或以其他方式曲解之,使得被攻击的不是对方的真实立场,而是更容易被批判或拒绝的立场。

虚假的两难境地

在还有其他选项时,却局限于两种极端的选择。

完美主义谬误

如果某事物不够完美,那么就应该贬低它。

划界谬误

或者有精确的划界点,否则事物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没有区别。

滑坡论证

如果允许A发生,那么B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事实上不能证明A会导致B,那么这个判断就是错误的。

错置举证责任

不恰当地将举证责任分配给争议的某一方。

举证责任的归属主要有三类:

  1. 初信度。一个断言的初信度越低,提出该断言的人的举证责任越大。
  2. 肯定/否定。其他条件相同时,举证责任置于对问题肯定的一方。(为何?通常如此。)
  3. 特定情形。如法庭上,除非有罪,否则无罪;高风险也是一种特定情形。

乞题

循环论证在一个论证中,一个结论是某个前提的前提。

演绎论证

范畴逻辑

直言判断

标准形式的直言判断分为如下四种形式:

A 所有的……都是……

E 所有的……都不是……

I 有的……是……

O 有的……不是……

填入省略号中的短语是词项。填入第一个省略号中的是主项(S),第二个的是谓项(P)

A、I 是肯定判断

E、O是否定判断

对当方阵

对当方阵.png

[4]

反对关系:可以同时为假,但不可能同时为真。

下反对关系:可以同时为真,但不可能同时为假。

矛盾关系:真值正好相反。

差等关系:A真时I也真,反之不然;I假时A也假,反之不然。E与O同。

运算
换位

改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其他不变。E和I换位后真假性相同。

换质

对某判断换质:把它从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即方阵中水平方向的变换),并把谓词项换位原判断的补词项(即某词在论域中,除去这个词范围内的剩余部分。论域:为某词设定的范围)。

AEIO的换质判断都是等值的。

换质位

对某判断换质位,即调换主项和谓项,并分别用补词项替换原来的词项。

A、O判断换质位前后等值,而E、I不等值。

三段论

三个标准直言判断构成的三段论,并且这三个判断中包含两个词项,并且每个词项正好出现两次。

所有的 A 都是 B

有的 B 不是 C

所以 有的 A 不是 C

结论中的谓项(即C)称为大项(P)。

结论中的主项(即A)称为小项(S)。

在两个前提中出现的项,但不出现在结论中的词项(即B),称为中项(M)。

检验三段论

韦恩图可以简单的检验三段论,还可以便捷地通过规则检验三段论。

周延:某个词项是周延的,那么这个项的范畴内的所有个体都被提到。

规则:

  1. 前提中的否定判断数量必须和结论中的数量一致。
  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3. 在结论中周延的词项在前提中也必须是周延的。

真值函数逻辑

一个表说清楚:

P Q \neg P P \or Q P \and Q P \to Q
变元 变元 非判断 析取判断 合取判断 假言判断
T T F T T T
T F F T F F
F T T T F T
F F T F F T

关注假言判断

前件 \to 后件

充分条件 \to 必要条件

如果(当)A,B[B,如果(当)A] 相当于 A \to B

仅当A,B(B,仅当A)相当于 B \to A

换言之,如果、当后面的是前件;仅当后面跟的是后件。[5]

三种常见的有效论证模式
  1. 肯定前件

    P \to A

    P

    \therefore A

  2. 否定后件

    P \to Q

    \neg Q

    \therefore \neg P

  3. 连锁论证

    P \to Q

    Q \to R

    \therefore P \to R

规则表

规则表

[6]

上图中0即为F,1即为T

非演绎推理的批判性思维

日常生活中多用非演绎推理的批判性思维。非演绎推理有强弱之分。对非演绎推理进行批判性思维不是结论自身的可能性大小,我们所关注的是论证的相对强度。

从一般到特殊的三段论(统计三段论)

某比例的X是Y

这是X

所以这是Y

强度决定于比例,比例越高则强度越大。

从特殊到一般的论证(基于样本的归纳三段论)

  1. 如果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差异导致样本在代表总体方面出现偏差,就削弱了论证。
  2. 在代表总体方面,样本太小或过于片面,也会削弱论证。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基于类比的非演绎论证)

基于类比的非演绎论证的运作方式

X和Y都具有属性p,q,r等

X具有特征I

所以,Y也具有特征I

对类比论证的批判性思维指南
  1. 类比项之间的相似性越多、越广泛,论证越强;类比项之间的差异性越多、越广泛,
    论证越弱。
  2. 相对于我们关心的属性而言,各相似性或差异性之间,存在着联系程度的不同。
  3. 相反类似项越少,论证越强;相反类似项越多,论证越弱。

从一般到一般的论证

人们可以基于不同总体之间的属性的相似性,在新的属性方面做由此及彼的推理。

不当的归纳换位:如果没有其他信息,我们不能以多大比例的 X是Y为前提得出也有这个比例的 Y是X作为结论。

非演绎推理中的谬误

仓促概括

基于太小的样本所作的概括推理。

传闻证据

(是仓促概括的一种类型)

样本只来自传闻。

以偏概全

过高地估计基于片面样本的论证的强度就犯了以偏概全的谬误。

自荐样本

没有保证样本的随机性。

有倾向性的问题

有倾向性的问题统计出的样本通常不具代表性。

弱类比

对通过类比所得到的结论给予过高的估计,所犯的错误叫做弱类比

模糊的概述

模糊概述指的是一般性陈述过于模糊以至于需要具体理解时却无法知道它所表达的意义。

因果解释

解释不同于论证

人们利用论证去支持或证明某个命题,人们利用解释从一个或另一方面去阐明某事。

论证不同于解释,但是二者常常混淆。

两种解释

物理因果解释

关于事件或现象的因果解释都是针对其物理(自然科学)背景方面的。

行为因果解释

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历史和经济等其他行为和社会科学方面来阐明行为的原因。

充分解释

一个解释是否是充足的或充分的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诉求。

尽管如此,任何解释要达到”有用“的标准,就至少达到如下条件:

不自相矛盾,不含混模糊,不与公认的事实或理论相冲突。

而且好的解释不会导致错误的预测。

循环解释

简单的重述待解释的现象。从中并不能产生任何有意义的预测。

形成假说

在探究原因时我们的推理分为两部分,形成假说检验假说

形成最可能的假说的一般策略往往叫做得出最佳解释推理

形成假说的四种方法
求异法

如果我们试图寻找不寻常事件的原因,如果我们发现与此同时也发生了另外的不寻常事件,我们就猜测后者是引起前者的原因。

求同法

两个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因果假说的良好起点。一种类型的相关就是一个事件的发生伴随着另一事件的发生,这两个事件就是相互关联的。

因果机制和背景知识

必须借助于常识和因果联系的背景知识才能通过求异法和求同法来形成假说。

最佳诊断方法

查明最紧密的联系,由此诊断。

普遍的因果陈述

不可采信一个样本的试验结果。

因而要使用普遍的因果陈述解决问题。

验证因果假说

对照的因果实验

样本均分,一组实验,一组对照。

但是对照试验不总可行。最终,验证因果假说还是对求异法和求同法的谨慎运用。

避免在人群中检验因果假说的代替方法

在人身上实验并不总是切实可行,有时这么做有悖人们的伦理愿望。

非实验的因果研究

非实验的因果研究将受待验证原因影响的人作为一组,将情况类似但不受该原因影响的人作为另一组,对比考察两组,看是否第一组人更有可能出现待验证的结果。

非实验的果因研究

非实验的因果研究避免直接对人体实验的检验因果假说的替代方法是将具有待检验结果(不是待检验原因)的人作为一组,将不具有待检验结果的人作为另一组,比较两组的情况,看第一组是否更普遍存在待检验原因。

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

道德推理

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分为道德价值判断非道德价值判断

道德和非道德

道德是与非道德相对立的,而非与”不道德“对立。

道德推理的两个原则
一致性原则

同样的个案必须同等对待,同等对待的个案必须情况相同。

看起来违背了一致性原则的一方有责任证明他并没有违背一致性原则。

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举证责任。

道德原则

是指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判断。

道德推理的几个视角
后果论

主张在确定道德价值时要关注决断、行为或政策的后果

持这种视角的最著名理论就是功利主义:如果一个行为将比其他行为带来更多快乐,那么该行为就是正确的;如果采取某行为将带来较少的快乐,而其他可选行为将带来较多快乐,那么,采取该行为而不是其他可替代行为就是错误的。

后果论的另一流派是伦理学的利己主义:,如果某行为给你自己带来的快乐高于其他选择,这样行事就是正确的,如果某行为给你自己带来的快乐低于其他选择,这样行事就是错误的。

伦理学的利他主义:。这种理论认为他人的快乐比自己的快乐价值更高。从这个角度看,功利主义持较为中立的立场,兼顾了自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重要性。

义务论/道义论

按照这种哲学,从道德上来衡量行为时,并不像功利主义那样依赖行为的后果,而要关注行为动机

一些道义论者认为义务的基础是人性;另一些人则认为义务植根于理性

道德相对主义

正确或错误依赖并决定于其所处的群体或文化

行事方式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可能会因不同群体、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而呈现差异。

极端的相对主义是道德主观主义:对错仅依主观看法而定。

宗教相对主义

行为的正确和错误决定于一个人所处的宗教文化或社会

宗教绝对主义

即正确的道德原则就是“正确”的宗教所接受的原则。

德性伦理

该理论曾在古希腊思想中占主要地位,它关注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成为什么样的人。

法律推理

诉诸先例

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既有判决来作为判决类似新案件的权威指南。

四个视角
  1. 道德法律主义:法律应该认定不道德的行为是违法的。、
  2. 伤害原则:对他人的伤害不仅是禁止某种行为的充分理由,而且是唯一理由
  3. 法律家长主义:如果法律阻止某人做有害自己的事,那么相关的法律就可以得到证成;也就是说,法律为了某人自己的利益禁止或者限制某行为。
  4. 冒犯性原则:如果 X 行为对他人具有较大的冒犯性,那么禁止 X 的法律就可以得到证成。

美学推理

八个美学原则
  1. 含义深远启迪真理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
  2. 能够表达其文化或传统的核心价值或信念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
  3. 有助于带来社会或政治变革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
  4. 能使体验或欣赏的人感到快乐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
  5. 能够给人带来有价值的情感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
  6. 能够带来特定的非情绪性的体验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
  7. 拥有某种美学特性或展现特殊美学形式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
  8. 对象是否具有美学价值无法给出论证的理由。

  1. 原作名直译应该是《反击错误的推理:一个使用的无谬误辩论指南》

  2. 原文在此后讨论了道德主观主义,我想把它放在最后一章,显得更为条理。当然,原文这么写也不是不条理,这样写可以及时解决部分读者的问题。

  3. 原文在此后粗略讨论了几种认知偏差,我想放到后文再说。

  4. 此节我没有使用书中内容,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对当关系

  5. 原文中没有此处如此详细。

  6. 上图来源:维基百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772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45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61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4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57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9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6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1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7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1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0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6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69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74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0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