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原创)

俗话说,见字如面,见信如唔,试想在鸿雁传书的时代,笔墨情深,倚门翘盼,等待中也有别样滋味……对于古人来说,信不仅是一张纸,更是一份情。

信可写给爱人,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从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何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只是一句“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却胜过千言万语。无论是“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还是“小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小小的一封信,寄托了万千情思。绵绵真情,一字一泪,已使红笺尽湿。

信可写给亲人。张可久说“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秋日思家,红叶黄花,雨打芭蕉,伴诗人梦里回家。无论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还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小小的一封信,寄托了万千愁思。

信可写给友人。“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鸿雁传书,鱼传尺素,寄托一份心事。无论是《答谢中书书》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还是《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小小的一封书信,寄托了一份幽思。

书信已成为古人的一部分。《柳毅传书》、《红叶题诗》,更使书信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朦胧而美丽。

那传递书信驿路上来去匆匆的马蹄,在黄尘中踏下的是平仄交互、纸短情长的诗句;我们似乎已经看到撩起帘幕遥望天际征鸿的少妇,登高远望家乡的游子,那是一幅幅望眼欲穿的图画,给后人以不尽的幽思。

至于曾国藩家书、鲁迅书信、傅雷家书已成为经典.那是他们内心的剖白,是经风历雨后的大彻大悟,也是智者对同辈以及后代的谆谆叮嘱。

而现在呢,你有多久没写过信了?现在,不用“望尽天涯路”,也可“山长水阔知何处”。信息技术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更缩短了心与心的的距离。人的记忆会被时间冲淡,而纸上的文字却可几千年不褪色。愿你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现代社会,能静下心来,写上一封信,寄托一份情,在纸上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写一段古意,绘一幅山水。情意跃然于纸上,流转与笔墨间。一封信,一种相思,一分深情。笔上繁华,墨上风雅,让信成为一种更深情的表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诗经》里,有许多篇章是描写普通人的苦难的,或者说是苦难中凡人的哀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孤独的穷人,远离家门,...
    蹁跹即墨阅读 381评论 0 0
  • 陈智力再次走进教堂的时候,觉得内心挺平安的,她在后排坐下,望着人们,听他们祷告。她静静地听着,慢慢地听懂了他们所讲...
    鱼乐_c493阅读 253评论 0 6
  • 夜幕被缓缓的拉开,还未睁开眼,便可听见楼下广场上“悠扬”的音乐。追逐健康的人们在我还没有从睡梦中挣脱出来的时候...
    墨涵阅读 270评论 0 0
  • 2013年9月 大一,是刚入大学的一名小白,躁动不已的内心无处安放,那一刻的自己特别的逗比,以为逗比的自己可以...
    嘀嗒嘀嗒滴滴答阅读 301评论 4 1
  • 空中瑜伽手倒立也许很具有挑战性,但当你真正的翻转你的视角,并将双腿离开地面漂浮在空中时,那种兴奋感是值得的,你不会...
    S妮儿阅读 1,83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