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还没起床,就听到似近还远的小区里乓乓乓剁饺子馅的声音,突然,想起今天冬至。窝在暖暖被窝里让思绪游荡一番,童年过节气吃饺子的情景浮现眼前。
经济落后的年代,物质匮乏,一年之间吃饺子也是屈指可数的。老年人都很注重过节过年的习俗,像中秋节,十来一儿,冬至,阳历年,二十三儿,元宵节等,节日是吃着粗茶淡饭的孩子们的期盼,
每每节日临近,孩子们在心里就倒计时地念祷着,节气当天孩子表现的格外乖巧,帮忙的帮忙,上学的早早去上学。不到中午就饥肠辘辘的想着家中锅里热气腾腾的饺子,咽下口水,耐着性子,快乐的感觉洋溢在心头。
赶到星期天的冬至,村子里更是热闹,左邻右舍剁饺子馅的声音,巷子里孩子蹦蹦跳跳的快乐声。给寒冷增加了温暖。冬天的寒冷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心情。
吃过早饭,父亲也从集市上买回来鲜嫩的猪肉或羊肉,看着都垂涎欲滴。你洗萝卜,弟弟剥葱,哥哥剁肉,母亲和着面分配着。节日的氛围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等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进入包饺子环节。母亲拿出的大大小小五六个高粱编钠的锅排擦洗干净,还总是不忘让我们算算每人吃多少,得用几个锅排,我和两个弟弟就认真地板着指头从爷爷,父亲, 哥哥开始算起。母亲让我学擀饺子皮,做的不好也不会挨骂。善良的母亲不会在这天让孩子们难过。父亲锅里的水烧开了,大喊一声,下饺子吧!浓浓的节日气氛笼罩着农家小院。
还没到中午,两个弟弟就迫不及待了,哼哼唧唧的拿着自己的小碗在锅台前转来转去。这时母亲就先下一锅让爷爷和弟弟尝鲜,我和哥哥则有些眼巴眼望的着急,刚出锅的饺子很烫,弟弟那狼吞虎咽的样子让母亲又可笑又担心。
一排排饺子宛若草原上结队的绵羊,心中就徜徉着馋的悸动。母亲把饺子下进锅里用勺子推推,不一会,它们就在锅里不停的翻滚着,打闹着。熟了的饺子漂浮在上面,母亲一碗碗的盛出来分给每个人。端起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是端起了幸福味道。夹一个放到嘴边,轻轻的咬一口,浓郁的汁液流入口中的每个角落,细嚼慢咽在喝口甘甜的清汤,慢慢的和着饺子咽下,满足流进心里,幸福在永恒里定格。
气氛会让人食欲大增,每个人都使劲儿吃,特别两个弟弟摸着鼓鼓囔囔的肚子,意犹未尽的打着饱嗝儿。每当我给孩子们讲起这些,他们会漫不经心的问:为什么吃饱了还要吃哪?是啊!他们想象不到也不愿追溯父母的童年吃顿饺子的满足感。
后来国家的形势日见好转,经济日益提高,吃饺子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接风洗尘招待客饺子成了主流,过节过年更不在话下。当时有一句顺口溜"熬肉遛蒸馍饺子当茶喝"……充分体现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迁。
二十世纪经济突飞猛进的活跃,物质富足,超越了小康生活的人们,生活模式发生了质的跨越。朋友聚餐,家庭聚会,过生日,婚宴,喜宴都聚集在皇宫一样的酒店,山珍海味、牛羊鱼虾各种的美食应有尽有。生在丰衣足食饭来张口的年代的孩子们,没有对饺子的情愫,只有平淡的不屑一顾。但无论多丰盛精美的大餐,都替代不了他们的母亲对饺子一往情深。
如今的节日依然是吃饺子,现在包饺子很省事,集市上有打好的肉馅,面条铺有压好的饺子皮,买回来放上调料、大葱。从买食材到吃嘴里也就三几十分钟的功夫就能完成。每到节气我都有些失落,好想让孩子们热情的参与包饺子,提升节日气氛。每个节气吃饺子, 孩子们的反应是平淡中的随便。包几十个饺子,孩子们这个吃十个, 那个吃八个,讨价还价的应付着母亲的热情。
节气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所以也总是拌很少的馅,我也得吃上几天。似乎如今的一切都变了,肉变了,菜变了,味觉也变了,孩子们不愿出现在父母童年里,所以吃不出父母童年里的味道,但是我依然吃出童年的温暖和留恋。童年吃饺子的时光是一生任何大餐都无法替代的幸福。
文菲草于二零一七年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