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2年,鲁隐公十一年。
【原文】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排座次是中国的传统。开会要排座次,吃饭要排座次,看演出要排座次,西门庆的十名狐朋狗友要排座次,梁山泊那伙强盗也要排座次。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排座次绝对是门大学问。
鲁隐公十一年春天,滕侯、薛侯到访曲阜。
前面介绍过,滕国姬姓,先祖叔绣,是周文王的儿子。
薛国任姓,据说是黄帝的后裔,始封君奚仲,曾在夏朝担任车正(官名)。
两位诸侯在排座次的问题上发生了矛盾。
薛侯说“我先封”,当然是没错的。薛国在夏朝就存在了,远远早于周朝初年建立的滕国。从这一点讲,滕侯应该让着薛侯。
可是滕侯说了,夏朝的车正算什么,我家还世代担任周朝的卜正(官名)呢!而且,薛侯是异姓诸侯,我是姬姓诸侯,可不能排在薛侯后面。
两个人相持不下,最后只得由鲁隐公裁决。
鲁隐公派公子翚去做薛侯的工作,话说得很客气,理由也很充分。大概意思是:客随主便。周朝的诸侯会见,同姓为先,异姓为后,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寡人如果到贵国参加会盟,必定不敢和诸位任姓诸侯争先。您如果肯给寡人一个面子的话,那就请您屈居滕侯之后吧!
这番话说得通情达理,薛侯自然也就听从了。
能把这碗水端平,确实也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