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18S与ITS介绍

16S

原核生物的rRNA按沉降系数可以分为 5S、16S和 23S rRNA,以大肠杆菌为例,大小分别约为120nt、1542nt和2906nt。5S rRNA 的基因序列较短,易于测定,但是由于其缺乏足够的遗传信息,不适用于系统分类研究。与之相反,23S rRNA含有的核苷酸序列较长,分析较困难。

16S rRNA基因序列长短适中,其结构中既有保守区域,又有变异区域,是较好的生物标志物。人们根据16S rRNA 基因不同区域序列的可变性将其分为9个可变区(V1-V9):

16S可变区示意图

18S与ITS

真核生物的rRNA按照沉降系数可以分为5S、5.8S、18S、28S,以人类为例,长度分别为121nt、156nt、1869nt和5070nt。与原核生物的5S、23S一样,5S、5.8S、28S同样不适用于系统分类研究。

18S rRNA基因序列长短适中,其结构中既有保守区域,又有变异区域,是较好的生物标志物。人们根据18S rRNA基因不同区域序列的可变性将其分为8个可变区(V1-V9,不含V6):

18S可变区示意图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是染色体上SSU rRNA与LSU rRNA之间的一段间隔区。在真核生物中有两类ITS:ITS1和ITS2,ITS1位于18S和5.8S之间,ITS2位于5.8S和28S之间。

ITS示意图

ITS序列进化速度快,表现出广泛的序列多态性,其在不同的分类水平上都具有各自的特异分子标记,不仅能够正确定义生物在种水平上的概念,而且能够鉴定近缘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已成为真菌在种和亚种水平上分类鉴定的有效手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需要200多种生物大分子参加,包括核糖体、mRNA、tRNA及多种蛋白质因子。蛋白质合成后,经...
    懒猪曼达阅读 14,556评论 0 9
  • ribo POOL 灵活高效的去除核糖体RNA 核糖体RNAs(rRNA)约占RNA-Seq数据读取量的90%,去...
    蓝景科信阅读 4,017评论 0 0
  • 核糖体RNA(rRNA)是一种非编码RNA,是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rRNA是一种核酶,在核糖体内部负责蛋白质合成...
    仙棠生信阅读 5,469评论 0 1
  • 这是我听孟浩巍知乎LiveB站鲮鱼不会飞视频(转录组分析进阶课程)里的笔记哦~ 本次知乎Live解决的问题: 转录...
    黄晶_id阅读 14,621评论 3 97
  • 生物信息的传递——从mRNA到蛋白质 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它的生物合成包括: 1,翻译的起始 2,肽链的延...
    操控者阅读 11,93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