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第6篇/字数1304)
“我暗暗猜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
小时候,生活在没有图书馆的乡下,对于知识的渴求,只能选择去城里的书店。但是没有钱,一块钱车费都没有。我和朋友想尽办法,很久很久才能存到一块钱,然后满怀期待地等着星期六,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细细地嗅着书香。
那是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我们购买书籍的唯一途径就是去书店。然而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所有形式的媒介都已经被数字化。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包括书籍。但是纸质书仍在印刷,购买的途径也不再唯一,有当当,亚马逊,淘宝各种网上书店,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逛书店?
当然是避免挑到烂书!这是我脑子冒出来的第一个回答。虽然现在有豆瓣评分,书评人,名人书单,公众号荐书,各种年度十大好书,甚至可以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来“猜你喜欢”的书籍,但是依然不可避免的买到烂书。所以百看推荐,不如一读。去书店,翻上几页,可能比拿着手机决定自己是否购买哪几本书要快。(顺便偷偷告诉你,交个书店店员做朋友,比你经过各种信息轰炸学会看封面设计,看作者,看出版社,看责任编辑,看豆瓣评分,看各类出版社公众号的推文来识别好书,要快得多!)同时这也是一种探险,因为你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你会遇到一本好书。这是一种未知的惊喜!
民谣歌手鈡立风说“音乐是我忠贞的妻子,文学是我最大的艳遇。”对于我来说,书店也是一个适合“艳遇”的地方。在阴天雨天晴天,平时四散于城市角落里,拥有相同爱好的人,不约而同的走进同一家书店。在这里,我们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不再是一个个孤独的阅读者。我们因为一本书而展开奇妙的缘分。莎士比亚书店因为《尤里西斯》吸引无数读者,《查令街84号》写因为购书书信而开始的一段跨国友谊,还有成为作家思想之源的Prairie Lights……我也因为一本书认识了朋友。高中,在城里的蔡伦书城,拿起韩寒的书,忽然对面传来一句“你也喜欢韩寒吗?”就这么聊了起来,从天南地北聊到学校门口,愉快极了!第二天,她还送了我一本韩寒主编的《-个》。(虽然现在对韩寒无感了)
逛书店的乐趣不仅仅如此。现在网络购买书籍价格低廉,电子书方便携带,纸质书将要消亡甚嚣尘上。大批书店倒闭,存活着的开始寻求转型。售卖咖啡,引进文创产品,举办沙龙讲座活动,外形注重设计美学,室内增添多个位置……书店不再是单一的产品输出,成为多种类的集合体。这样的改变,让逛书店的人拥有更好的选书阅读环境,也可以购买周边文创,与人分享交流读书体会,累了就坐下喝杯咖啡,慵懒的度过一个心情阳光的下午。这就产生了另一些乐趣。当然有些人认为这完全是在迎合顾客的消费习惯,根本忘记书才是重点。其实不然,大多数书店,做出这样的改变后,仍然怀着做书店的初衷,谨记阅读的本质,认真的为顾客挑选好书,认真的分类,陈列,摆放。心里默默的希望,因为书之外的东西吸引过来的客人,也有想拿起一本书的欲望。
在这个书籍数字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仍然有人在开书店,这些人努力挽留纸质书,希望有人能够沉下心来认真阅读文字。像高中时宿舍熄灯后,在被窝打着手电筒,偷偷地阅读一本书一样,专注于书中的人物,思考故事的意义,与书背后的作家对话。这样的想法又岂是情怀两字可以道尽!
单读某期推送中写道:“当网络算法会把‘最适合你的书’推荐给你的时候,只有书店仍然在呈现可能与你不一样的价值观,让你有意外遇到那些算法无法知晓的、打动你的书的机会。”书店如此用心,我还能为此做些什么呢?不过是接受它早早准备的好意,带走一本书。
很久之前逛新华书店拍下的。我曾经向看理想“有人读书”影像征集投过这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