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同事将一本《荧火虫小巷》的书借给我,说这本书写的很感人,她都看哭了。我怀着好奇带回家,迫不及待打开看时,才发现外国小说固有的时代背景让我懵圈了,根本无法爱不释手地读下去,更别提潸然泪下的动情了。
草草翻了几页后,正好迎来了元旦跨年,在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中,哪里有沉下来读书的心境,这本书自然被束之高阁了。很快,举国狂欢的春节来临,正当大家一如往常地准备欢庆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武汉封城、全民恐慌,除了翻看每天疫情通报的数据,大家都宅在家里百无聊赖。
这时,这本小书重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再度捧起它,由于没有要过年的浮躁,也没有正过年的喧闹,疫情的无常让我完全沉静下来,有时间也有心情去细读每一行字,揣摩每一句话里蕴藏的真情实感。看到最后才发现作者平淡中的伟大,细腻中的真挚,张驰有度的文字述说直触我心,也几度让我泪流满面。
这本书主要围绕一个“情”字来讲述,而闺蜜情是所有情谊的核心。塔莉和凯蒂两个姐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由于塔莉年少时母亲的无情抛弃,让她在恐惧中变得自私自利,寻求保护、爱出风头、喜好表现这些特点描写的细致入微;而凯蒂出生在一个普通却有爱的家庭里,自小就养成善良、隐忍、奉献的性格,以至于最后甘愿作为家庭主妇而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写作梦想。
两姐妹从孩提时代的相伴一直到辞世前的相依,一路走来,有过童年的欢乐、也有过争吵的绝绝、更有过相互的伤害,而最后重回感情的原点不离不弃,这既是书中两个姐妹跌宕起伏的情感之路,也是对现实生活情感的生动写照。从中我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收获了不同的思考。
作为母亲,创建温暖的原生家庭是何等的重要。两个姐妹,由于生活在爱恨两个不同的家庭,性格迵异,价值观也完全不同。正如尼采所说,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书中塔莉就是她母亲的翻版,在怨恨中长大,也在长大后延续仇恨,一颗恨的种子是无法结出爱的果实的。
我们生为人母,在相夫教子的道路上,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做一个贤妻良母,相信爱、播种爱、奉献爱,在爱的大家庭里,为家人特别是孩子种下善念的种子。
作为女人,平衡家庭和事业的矛盾是多么的不易。当下快节奏的时代,女性要想做好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是很难也是很累的。一方面养育孩子的标准越来越高,不只局限吃饱穿暖,更要德才兼备的培养才行,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陪伴和付出。同时,职场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充分竞争所引发的下岗、落聘、淘汰危机无时不在,不因为你是女性身份就可豁免,相反女性身份有时还会受到隐性的歧视。
那在现实的角色挑战中,女性如何做好兼顾与平衡?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深深思考,塔莉的事业狂和凯蒂的家庭主妇都不该是我们的造择,单边思维注定不能完成好社会赋予女性的多重角色,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才是我们最终努力的方向。
作为知己,给予生命的陪伴是多么的珍贵。女人情感向来细腻敏感,需要倾述和交流,开心时要有人分享,难过时需臂膀分担。书中的塔莉和凯蒂是让人羡慕的闺蜜知己,尽管有过诸多的不愉快,但改变不了最后的不离不弃,甚至是相互生命的承载和托付,这份感情是何等的珍贵与难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尤其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大浪淘沙,那些能留下来的,信的着、靠的住、甚至过了命的朋友都是我们生命的财富。人生的旅途原本孤单,因为有了这些至爱亲朋,才让我们的青春不孤单,中年不困惑,未来不恐惧。
面对人生,懂得取舍是何等的重要。人生走到最后,究竟应该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书中善良的凯蒂在患病临终的日子里,己然看淡一切,原本自私而工作狂的塔莉也像变了一个人,主动放弃工作和节日,悉心陪在凯蒂的身边,共同回忆她们一路走过的美好时光,与过往的爱恨情仇和解,此刻的幸福很简单,却是她们最为看重的。
文字寥寥,却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曾经穷尽一生去追逐的所谓名利权情,只是生命旅程中留下的印迹,证明曾经追求过、得到过、拥有过,而在死亡面前,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光环与虚荣,又能给人多大的安慰?恰恰是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却能穿越生死,让我们感动与铭记。
这本书,让我见证了爱的伟大,也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未来旅途中,好好的爱自己,更要百倍的爱家人和朋友,即便生命是一场虚妄,我们也要坚定地裹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