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用非常规的手法描述了一个沮丧、犹豫的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整天的各种经历,因为这天也是他与妻子莫莉•巴纳科尔首次约会的日子。

小说主人公分别为斯蒂芬、布卢姆和莫莉,斯蒂芬是一个迷失自我的艺术家,布卢姆是一个庸俗老实的广告推销员,莫莉是布卢姆的妻子,三人感知与关注的世界各不相同,从不同侧面折射了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压抑,从整体上建构了一幅瘫痪的、立体的精神世界。

小说题目“尤利西斯”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小说内容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内容平行对应,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的现代反英雄形象,布卢姆对应着奥德修斯的妻子涅罗佩,斯蒂芬对应着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对应奥德修斯的十年漂泊,莫莉的偷情对应着涅罗佩对丈夫的不忠。乔伊斯不是随意地模仿和抄袭,而是依自己的创造意念与需求进行创新和发挥。

作家用意识流手法与细节描写构建了交错凌乱的时空,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正如乔伊斯所说:“我在《尤利西斯》中设置了许多迷津,它迫使几个世纪的学者们争论我的原意,这也是确保作品不朽的唯一途径。”

布卢姆忙碌于都柏林,一事无成,是都柏林中产阶级的代表。11年前,他失去了儿子;无性能力的他只能放纵妻子和情人约会。社会道德堕落和家庭瓦解的危机使他感到非常孤独,饱受精神压力。小说的另一人物是斯蒂芬·迪达勒斯,他富有理想和激情,对未来充满憧憬。

由于对爱尔兰现实和父亲的不满,他沉溺在酒精中。但他决心和传统、宗教和家庭决裂。当两个人相遇时,布卢姆发现斯蒂芬酷似他死去的儿子,于是在精神把斯蒂芬当成儿子,斯蒂芬则在精神上把布卢姆当做父亲。

玛丽恩特·威迪·布卢姆沉迷于对美好过去的记忆,她挫败于性欲的生活里,因而渴望一个完美的家庭和社会。这样三个人物陷入悖论中,矛盾性和必然性的冲突消耗着他们的能量,使他们在混乱和绝望中虚度光阴。

奥德修斯是一个驰骋战场的英雄,特洛伊战争之后的他以自己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克服了所有的艰难险阻回到了家。他战胜了独眼巨人,并拒绝了女神的挽留;他亲吻大地,深深地眷恋自己的祖国;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他是一个深爱祖国的英雄。

然而,现代的尤利西斯——布卢姆是另一个人。布卢姆是平凡的,称得上是一个懦夫。奥德修斯的妻子佩内洛普是一个美丽、智慧和善良的女士,然而,布卢姆的妻子却是一个非传统的、放纵的一个人,渴望性的激情。

奥德修斯的儿子像他的母亲,期盼他父亲的归来,且尽他最大的努力保护他的母亲。当他看到他父亲归来时,这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了。

他和他父亲讨论了复仇计划,用他强大的意志和冷静的头脑,帮助他父亲杀掉了不忠的仆人和企图抢走他母亲的人。他是一个拥有信念、坚强意志和头脑冷静的精神的青年人。

相比之下,斯蒂芬是一个逃离竞争、精神空虚、对所有事情都表现虚无主义的人。

三对人物对比的张力结构使人意识到:在现代社会没有英雄和古代文明事迹,没有忠贞的爱情和道德,既没有坚强的意志也没有头脑冷静的精神。

相反,现代存在粗俗和模糊不清的东西、懦弱的性无能的人,家庭瓦解、道德丧失。这种人物的张力结构和对比手法是乔伊斯深邃的思想的表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