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钉钉群里听了邓涛老师讲的绘本《猫的天堂》中对自由的理解。
安哥拉猫生活在姑妈家,有鸭绒床被,有带血的牛肉吃,就是得承担挨打的后果。安哥拉猫羡慕在房顶生活的老公猫,老公猫有朋友,有自由。
当安哥拉猫逃出去后,和老公猫一起享受自由的生活,然而面对的现实却是被人追打,忍饥挨饿,原来这种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安哥拉猫无法继续忍受这种颠沛流离的挑战,它怀念起带血的牛肉和鸭绒被。它认为幸福就是被关在有肉吃的房子里挨打。而老公猫义无反顾的接受自由的挑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安哥拉猫认命了,当姑妈去世之后,我却非常讨厌这只肥腻腻的安哥拉猫,安哥拉猫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邓老师做了两处对比:安哥拉猫想象中的自由和现实中的自由进行对比。老公猫和安哥拉猫的选择进行对比。
讨论的问题是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答案是不是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是一种假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
猫的天堂
安格拉猫和老公猫分手后各自的生活。
老公猫和安格拉猫到别以后继续在街上闲逛,后来他遇上了……
1.一只漂亮的母猫。
2.遇到了一群猫,因为老公猫很有经验,知道去哪里找到好吃的,知道如何躲避危险保护自己,所以这群猫选他做他们的老大。
3.有一天老公猫不幸被人打死,在临终前他想,我这一生曾经站在钟楼上看日出,在树荫下看日落。曾经结交过许多的好朋友,他们待我像国王一样。我带他们爬上城市最高的楼,俯瞰这座城市的车水马龙,那一刻我就像狮子王一样俯瞰自己的王国。我曾经爱上一只漂亮的虎斑猫,和她生了好多孩子。这些孩子有的出生不久就死了,但更多的孩子活下来,散落在这座城市里,有些猫就是我的孙子的孙子,我见过他们。这一生我曾经历过很多的困难和危险,但也得到过很多的快乐、幸福和自由,在自由的痛苦中享受快乐。这就是我的选择。
安哥拉猫回到家后,挨了姑妈一顿打后又吃上上好的牛肉。后来姑妈去世了,她把安格拉猫送给了我。但是……
我一点都不喜欢这只肥腻腻的愚蠢的猫。
你们有谁长大后想去北京、上海去看看,甚至想在那里工作、生活?有谁希望有机会去逛逛故宫、长城?有谁想去国外看看,坐坐飞机去、高铁、邮轮?举手我看看。有谁说,这些我都不稀罕,我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白天麻将抖音和快手,晚上一壶小酒喝一宿;或者女生结婚生子老公养就好?也举下手。
如果你想去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工作,机会是从哪儿来的?你一去要租房要吃饭,钱从哪儿来?这些地方竞争都很激烈的,你怎么办?这一路会有许多困难,你要坚持吗?
这些问题设置的很精彩,对于农村的孩子从小鼓励他们立下大的志向,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生活不是一条直线,老师也只是引导而已。
我觉得现在大部分小朋友都是安哥拉猫,忍受着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如果选择做老公猫,会不会间接的给了学生离家出走的动力,但是如果都跑去大城市了,谁来建设家乡呢?我觉得在老公猫和安哥拉猫之间还有一种猫,没有老公猫强大,也没有安哥拉猫依赖,可以依靠自己生活,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不向世俗妥协,也不过分膨胀,在我们周围就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不是老公猫,也不是安哥拉猫,他们是第三种猫。
我想将问题改为:你想做一只什么样的猫?而不是你是选择做老公猫还是安哥拉猫?不妨给出更多的选择,选择本身也是一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