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组织部门要牢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坚持事业为上、注重实绩的原则,考准考实干部实绩,激励广大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
选拔使用干部,不能靠感觉凭印象,一定要有标准合规范。坚持干部考核的政治属性,把考准考实政治素质作为首责任务,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发挥着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加强干部考核,是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
“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要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考核全过程,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考核工作的根本导向,把民心民意作为干部执政的“成像镜”,防止干部工作留“迹”不留“心”。“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要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节”中察德。”
干部的成长发展,除了培养、教育、选拔,关键是要使用好。选人用人导向正确,选拔公平,使用合理,优秀人才有大展才能的机会,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就高,干部就会凝心聚气、见贤思齐;若选人用人不公,跑官要官者能得逞、投机取巧者有舞台,就会人心涣散、邪气丛生,党就会失去民心。选对人、用好人、能干事、有实绩,党就有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党的事业就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若选人用人不公,好坏标准不明,担当界限不清,干部就会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党和人民的美好未来就可能断送,选人用人至关重要。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已确定,为把我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各级党组织必须大力发现、培养、使用年轻干部,为党的事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使党永远焕发出勃勃朝气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