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了,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要求各级干部有新状态、新作为、新本领,加快培养造就一支“使命、担当、本领”相匹配的干部队伍,以鲜明导向引领干部成长。要真正实现这种匹配,仅有抽象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突出政治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清晰界定新的使命责任下“高素质专业化”的具体内涵,并转化为具象的标准、鲜明的导向,从而不断催生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好干部。
从工作实际看,高素质的干部至少应具备三种禀赋:一是有理想家的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一个人只有确立了崇高的理想,其精神才能强大、追求才能执著。二是有政治家的气度。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干部面对的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唯有讲政治、讲忠诚、讲大局,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改革创新,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气度选贤用能,才能更好地承载历史使命、创造崭新业绩。三是有企业家的气质。顺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关键在于破除计划经济惯性思维,善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而企业家创新、务实、权变的成事之法,无疑是各级干部可供鉴取的有益财富。
干部要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干部要为民服务,要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三牛精神,做到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干部要敢于担当,要不断锤炼自身本领,磨砺自身能力,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唯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方能保障群众基本利益,促进国家繁荣昌盛,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