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向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内心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然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三十而立,有多少人像如今的我一样,就在极不情愿却又毫无挣扎之力地大步迈入这个人生的阶段时,去对未来的思考?这是一个让我觉得有点尴尬的时段。
老实说,对未来的憧憬我当然是有的,目标与计划也是有的,我不止一次地对我的朋友说过,我未来十年的计划:
Ⅰ、在某个行业里站稳了脚跟并且有了一定知名度,
比如行业前十强。
Ⅱ、在我工作的地方拥有一套房产,可以不是豪宅,
但也得有120个平方左右。
Ⅲ、银行存款有200W。
我不知道我说这些计划的时候,我朋友的内心会不会在笑我,但我自认为听起来好像有点瞎扯,但还是有可能实现的。说不准明天我就能中个双色球头奖呢,这不就全到位了嘛!非常奇怪,人总是喜欢幻想,然后找些理由做个平台好让自己能够得着。
但不管怎样,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它真的实现了呢。这可是马爷爷说的。
我记得几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到一家网络公司上班。一天部门里有一位长辈问我:孔子说的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
我思忖良久,居然找不到精准的答案。
后来他告诉我,三十而立,说的不是表面的成家或者立业,你立的,应该是成熟独立的思维模式,是沉稳而纵深的思考能力。
当时的我还是一个很稚嫩并天真的二十三岁年青小伙,我还无法真正地理解他说的深层意义,我只是在想是不是我的工作哪里出了差错。直到我走过三十岁,碰过壁,流过泪,走错路,看错人。迂转千回过后才真正悟解前辈当初跟我说的那个道理。
年轻的我们总是太习惯“拿来主义”,缺乏自己的“个人主见”每到问题一出现,马上就想着微信几个过来人,然后收获一堆经验之谈。情感一受挫,立即求助一群闺中密友,给出N种解决方案。
那时的我们,总期待拿过来人的经验指导自己的人生,总希望用名言警句启蒙自己的智慧,总是太渴望借用外力,太容易依赖外援。
我们唯独缺少自我觉察、自我使用的能力。
一个大学男同学G,隔壁宿舍,比我年长两三岁,与我来自同一家乡。对于三十而立,我特别配服他。
大学那会,跟他没有太多的交流,但给我的感觉是挺地道沉稳的一个人,喜欢钻研一些新点子。后来毕业了,我们也同在广州工作创业。我进了百度,G与另一个大学同学ANDY建立起一个公司,在网络上卖皮具。刚好我与ANDY相熟,所以自然而然地,见面多了,一起的活动多了,我也就作为一个见证他们俩这几年起起伏伏的见证人。一年后皮具公司关了,因为不专业。
接着又做了一款国外体育用品在中国的总代理,前面做得还不错,也赚有一些钱,但最后也还是只顶了两年,就关了,因为层次与政策问题。
然后到了三年前,在网约车新兴起之时,坐了趟顺风车,做了某个品牌的网约车广州代理。这一次算是他们比较成功的创业项目了。但这个过程的辛酸与艰苦也只有他们才可以真正去体验。曾为了公司的维持继续,G自己早上六点起床去跑网约车接单,直做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收工,这样的生活连续了一个月,他觉得值得,充实。就是这样,他们硬是撑了下来,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由刚开始签约的几十台车发展到三万台。
我曾问G同学,这些年过来的感受。他只跟我说了一句话:不停地走,不停地选择,然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始终无怨无悔。
人生就是不停地走在路上,然后不断地做选择。或许在一些人眼里会觉得几年时间不停地经历创业失败,是一种不坚持的表现,然后就给定义下结论。我认为,这种妄下结论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狭隘。
不管怎样走,始终忠于自己内心的最真实面,走错了最多再从头再走过,但绝不后悔。这就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那些前车鉴、老人言、七姑八舅的好心规劝,亲戚朋友的苦口良言,连同过来人的经验教训,朋友圈的鸡汤鸡血,网络爆文的妙语金句,统统只是外力而已。
内心有这颗了悟、反省之后生出的种子,它就必然会
在适宜的时机,崩裂破土、发芽开花。
朋友曾开玩笑:“我第一次失恋,只会坐在马路边上痛哭流涕喂蚊子。若第二次再失恋,我起码要飞去巴黎轻轻松松喂鸽子。年少时伤心,去酒吧喝一打百威。三十岁之后再伤,我要去云南安慰自己一个旅行。”
你以为,这只是财力的提升?其实这是综合实力的晋级,是内心的承载和韧性,是再次面对伤害、失意、苦难的姿态和智慧。
失了帅气脸有什么要紧,顺便扔了玻璃心。
最大的勇敢,不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而是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提升一个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