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 ·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首词虽然以七夕为题,但写的却不是传统的儿女情长或者民间乞巧,而是表达友情深厚。苏轼和陈令举等朋友曾同舟拜访另一位朋友,六人同游欢度数日,告别时写下这首词。
缑山仙子王子乔得道成仙,乘白鹤而去,离别亲友,其情放达超旷,我们也不要在离别的时候学痴痴呆呆的牛郎织女吧。像仙子一样吹箫月下,举手告别,飘然而去。上片用两段神话传说的对比,表达自己对于离别的态度,显得超然物外。
下片再次联想到一个神话传说,海滨一人乘船入海,直上天河,到了一个城郭,遇到了织布女和牵牛人,问这是何处。回到凡间,经高人计算,某年月日曾有客星冲犯牛宿。苏轼也和朋友同舟而行,也许在明净的月夜也曾到过牵牛星旁边呢!那河中的浪花不是银河的浪花吗?那风雨不是天风海雨吗?相逢相聚是我们前世的缘分,朋友分别各自东西也是命中注定吧。
这首词写离别不仅紧扣七夕,格调上一改从前,以飘逸旷达取代缠绵悱恻,使人感觉超乎尘垢之外。
①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②缑(gōu)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③云渺(miǎo):高远貌。
④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騃是呆的异体字。
⑤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⑥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⑦槎(chá):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