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大抵遵循老高三年级领导总结,分管副校长总结。新高三表态说计划,校长寄语,最后分学科交流。
分学科交流,大组长的讲他的复习理念。新老高三组长说管理方面的收获。关键的一两个在学校担任中层的人发言。
今天我们的交流会流程就是这样,是不是只能这样?整个流程下来,几十号老师只有六个人有说话的机会,发言率太少。作为老师,总有一些想发表的看法和收获,但没有表达的机会和场所,是组织者考虑欠妥的地方。
我认为,可以在分组讨论开始的时候给大家5到10分钟时间在微信群上简单分享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集思广益,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实施者都得到思考和收获。10分钟后,可以针对写得好的两三个总结让他们发言。再到组长等的组织者发言。这样就避免了大部分人是陪听,这样也把所有人的才能和思考在这10分钟时间得到裂变!
交流的形式变了,交流的内容也会跟着变。正是有了多人的贡献,大家就会对某个老师的方式方法感兴趣,交流就变得热烈,网络交流面对面交流就自然发生。最后是作为管理者的组长总结发言本组的工作优缺点或者说反思!每个人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如同课堂每个学生都参与,这样的课堂和交流才是高阶思维的交流!
简单的十分钟改变,交流会的效果会完全不同!
附听老高三年级主任的发言觉得他的两点反思很好,供参考。
1. 老师要有时间和空间思考学科内容
不放时间思考,备考是大打折扣的。多思考一分钟让多一个学生参与思考都是进步。
2. 一定不要让学生闲着。
因为假勤奋学生太多,现在的学生惰性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相对于北方我们广西学生的勤奋程度是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