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书里给理由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理由就是“X为什么做Y”。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成一个公式,简单分析一下。
在书里,作者把理由分成了四种。
第一种理由,叫“技术性说明”。我来举个例子,关于“为什么会有暴力行为”这个问题,专业的学术报告会怎么说呢?一般来说,里面会列举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比如,尽管无端街头犯罪引起不少人的恐慌,然而暴力犯罪通常发生在互相认识的人之间,经常为同一家庭成员;或者,研究人员发现,监狱关押人数的增长对暴力犯罪率没有明显影响……
这些研究成果要说明什么呢?听不太明白。这也没关系,技术性说明就是这样,它出现在报告、论文、学术专著里,有很多术语,逻辑比较复杂,对普通人来说,肯定不好懂。但是,就算听不懂,我们也愿意相信它们,因为它们很权威。
那如果是日常聊天中,有人问,为什么会有暴力行为?估计很少有人会打开手机查学术报告。我们可能会回答:有些人有暴力倾向,跟不幸的童年有关,就像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演的那样。比如说,有个人的父亲是个酒鬼,小时候,父亲经常没来由地打骂他。长大之后,这个人也成了酒鬼,经常打骂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这就是第二种理由,故事。
作者说,故事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用简化的因果关系,把复杂的生活,浓缩成简单的情节。故事里的那个人,他的暴力行为真的就跟童年经历有关吗?其实也不一定,但是我们会觉得这个理由还算合理。所以说,同样是给出理由,故事不专业,甚至不一定对,但是它比技术性说明更好理解,所以我们也更容易接受。
故事和技术性说明,这两种理由,一个不准确,一个听不懂。这样看的话,它们其实都不一定解答了我们的问题,对吧?但是,它们至少是有意识要说明因果关系的。那生活中还有一些理由,它们甚至不涉及因果关系。
还是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暴力行为?假设两个人正在看电视剧,里面有一段家暴情节,其中一个人问了这个问题,另外一个人可能会回答:有些人就是这样。你会不会觉得,这个理由,跟没说差不多。但是,在这个情境里,听的人也能接受。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种理由,惯例。惯例,就是约定俗成的说法。姐姐打翻杯子,说“我不是故意的”,是惯例;请假的时候,我们说“家里有事”,是惯例;分手的时候,说“我们不合适”,也是惯例。我们这样说,不是因为这个理由合理,而是因为对方能接受。假设分手的时候,真的去历数对对方的各种不满,这或许是更真实的原因,但给人的感觉就不是要分手,而是要找吵架了。
最后,还有一种理由,它和惯例一样,也没有说明原因,但依然成立,那就是准则。医生看病,需要根据病人的检查做判断,这是准则。法律规定,酒后驾车要扣驾照6个月,还要扣12分,这也是准则。
惯例是约定俗成,准则是强制执行,但是抛开这个区别,这两种理由能成立,背后的逻辑差不多。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对方能接受的一种说法。如果酒驾的人问交警,为什么要这样处罚?交警会说,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这样规定的,他不会多做解释。
回到前面说的那个理由公式,理由就是,X为什么做Y。分类讨论之后,我们就更清楚了,这里的“为什么”其实对应两种不同的关系:第一种关系是因果,技术性说明和故事就是这样,它们想要说明原因,用书里的术语说就是,它们符合因果充分性。但是,这两种理由,一个不一定准确,一个不一定能听懂。所以,它们就不一定能解答问题。
第二种关系是程式。如果在特定的情境,大家习惯用某个理由,就是惯例;如果是有规定用某个理由,那就是准则。这两种理由能成立,是因为在那个情境下,对方能接受,用书里的话说,叫符合情境适当性。换句话说,它们根本就没打算解答问题。
过去我们都觉得,给出理由,是要解答问题,是要在逻辑上形成闭环。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理由只是安放了问题,不一定解答了问题。它只是在情感层面形成了闭环。
因为,我们天生就需要理由,这是一个必须被满足的本能。
理由在关系中存在。这也是作者的核心洞察。他说,这四种理由,不管是说明因果的,还是符合程式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定义关系。说得再具体一点,理由可以确认关系、建立关系、改变关系,或者修复关系。比如,如果恋爱中的人对对方说:我们不合适。我们都能听出来,这是要提出分手,是要改变关系。再比如,一对热恋中的男女,本来每天都通电话,结果男生几天没有给女生打电话。女生会心生疑虑,为什么他一个星期都没有消息?女生当然想知道,男生到底为什么“消失”了,但是她需要理由,更是想确证她在男生心里的位置没有变。这就是通过理由来确认关系。
当人们用这样的理由吵架,结果会怎么样?支持堕胎权的人,会觉得反对者的故事毫无科学依据,他们的准则也是意识形态先行。而反对者就会说,支持者是道德堕落,信仰缺失。双方争来争去,永远不能达成共识,因为他们用的理由,根本就是不同的类型,他们的争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这些理由,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有的人选择堕胎,有的人选择不堕胎。这些行为,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关系。在这个例子里,就可能是很多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所以作者特别强调,在社会层面上,理由是在理由、行为和关系,这三个因素的互动中发挥作用。
这种互动,甚至会影响历史进程。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战争中,炸弹带来的灾难是因为什么?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肯定是爆炸啊。但专家告诉我们,在城镇地区,炸弹引发的火灾所造成的伤害,甚至要高于爆炸本身。
理由的作用,是定义关系。在社会层面,理由影响行为,行为影响关系,理由、行为、关系,就像是一台机器里三个咬合在一起的齿轮。理由一旦启动,其他的两个也会跟着转动。
作者蒂利是当代数一数二的社会学家。他研究的课题很广泛,但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社会关系。蒂利在这本书里讨论理由的作用,正是因为,他把理由看成分析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切口。
针对同一个问题,学者在不同的维度,会找到不同的理由。那么,我们必须要用新的理由,来淘汰旧的理由吗?在蒂利看来,并不是这样。如果理解了理由是什么,理由的作用是什么,你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不是比对理由的好坏,而是要弄清楚在社会关系中,理由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所以,研究理由,就是研究社会学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小书的重要意义。
蒂利在书里就做了一次尝试。他利用“理由”这个线索,全面分析了9·11袭击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11袭击发生之后,全世界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疑问。在听证会上,幸存者代表、恐怖主义的专家都从不同角度为9·11袭击给出了理由。
蒂利发现,和事件关系比较远的人,通常会给出下面三种理由。首先,这是恐怖分子干的,但玩忽职守的官员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这是一个故事。第二,现代生活遍布危险,这是惯例。第三,我们有自卫的自由,我们必须打击恐怖主义,这是准则。
而对亲历者来说,拿“现代生活遍布危险”或者“恐怖主义确实存在”这种惯例来回答,显然无法接受。一些妇女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展开调查。她们会问:“我们只想知道,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会遇害。他们为什么清晨出门上班,却再也没有回来?”她们需要的是故事,尤其是某些个人、单位或力量,负有道德责任的故事。
蒂利说,设立9·11事件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公众追问故事的压力。这时候,理由、行为和关系的齿轮开始运转了。
这又会催生新的理由。专家学者会出来,给出更专业的解释:飞机如何撞塌本应牢不可破的大楼?美国情报系统出了什么差错?为什么是这些袭击者?他们为什么袭击?当然,还有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会有恐怖主义?
最终,9·11袭击的理由变得明晰:丧心病狂的人在那一天撞了大楼,但美国人的自鸣得意给袭击者提供了机会。故事变得简单而有说服力。
刚才我们回顾了9·11袭击之后,人们逐渐理清事件的过程。你会发现,理由是一切的焦点。在一系列社会互动中,人们不断追问理由,在争论、协商中,逐渐摸索出一个普遍接受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又会进一步影响美国人对国土安全的态度,以及后续的决策。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理由,决定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译者在书的序言里,就利用这个框架说明了自己翻译这本书的理由。他是这么说的,蒂利是自己的老师,对他的学术生涯有很大的影响,这个故事是他翻译这本书的初衷。然后,他列举了一些事实,比如蒂利是学术大师,蒂利的书销量一直不错,还有蒂利的头衔、称号,他写过的专著等等,这是在用惯例和准则来解释,为什么蒂利的书值得翻译。最后,他对蒂利的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可以看作一份技术性说明,告诉我们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整个读下来,你就会觉得,他翻译蒂利这本书,理由非常充分。你看,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用的、增强说服力的框架?
蒂利在书的最后问我们:既然你、我和其他所有活生生的人,每天都在给出和接收理由,我们为什么不试着探索理由的奥妙?
这就是一本探究理由奥妙的小书。
解读中,我们首先讲了理由公式,就是“X为什么做Y”。具体来说,理由可以分成四种:惯例、准则、故事和技术性说明。接下来,我们说了,理由的作用是定义关系。在社会层面,理由在理由、行为、关系这个三个因素的互动中发挥作用。
最后,这本书分析理由,是为了提出一套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框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理解社会的新视角,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增强说服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