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序
昨天读了几篇正文前的序,从中知道这本书的方法跟我想象中卡片笔记有不小出入,但因为序言篇幅有限内容过于概括,反而被说的云山雾罩更加不得要领。不过序中提到几个词几种思路,让我能跳出自己习惯的思维与方式,重新审视以往的思路与方法。
“复利”这个词在序中提及几次,我不太肯定地觉得自己是理解它的意思的,不过一时好奇又百度了一下,它是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利生利,果然比我预想的意思要周全具体。文中所指自然不是真实的利息,是自己学到的知识所产生的利益,这可不也是利息吗,并且这个利息是无本且一直利滚利的。
就如对卡片的使用发明者卢曼的调研问卷结果一样:项目是社会学理论,成本是0,周期是30年。
卢曼用自己的行动与成果更好地诠释了这个词,他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父亲是一位酿酒师。如剧情设计一般,让编剧把这样一个普通平淡的角色与一位做了90000张笔记卡片,出版58本书与众多出版物,享誉的社会学家相联系,即便有巨大脑洞的编剧怕也要抓耳挠腮几个月才能逻辑通顺地无缝连接吧。
但这就是卢曼的生平,正如他所说他利用0投入的一张张读书笔记卡片,实现了这个完美的逆袭。
其实卡片笔记写作法并不神奇,也不是有些人在听到如此介绍后奉为的神器。它适合多个领域,适合多种职业的人,不管是小学生写作文,还是大学生写论文,或者是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亦或是普通人。
它的记录方法也很简单,具有统一的格式。具体怎么简单,怎样的格式,还没来得及读正文。竟然有些期待,又有些惶恐。通过前边几篇序言能感觉它灵魂的波动,似乎与心中某个位置产生了共鸣,也许它就是寻找了近半年的适合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序言中除了提到复利,还提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也让人重新审视以往。大多数人做笔记,比如学生做讲堂笔记,都喜欢老师边讲边做笔记,课堂上听的清楚明白,以为自己都懂了,但考试时可能想不起来,再拿起书看到笔记才恍然大悟,这是知识提取的问题。序中有言,输入速度和提取程度成反比,输入越快,提取越少。建议不要第一时间做笔记,而是在一天结束后,夜深人静合上书本对白天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并记录自己回忆到的笔记,这样会更加深刻,提取也会更快捷。
不过他们可能不明白中国的孩子不敢不做课堂笔记,首先老师就不允许,其次如果晚上回忆不起来或者漏了一些,还要再找同学借笔记看,这个程序真的非常麻烦。不过可以改良一下,课堂上同样做笔记,晚上再合上书本进行梳理,之后再对照自己的笔记,看漏了哪一部分,或者哪一部分没想明白。
平时我们读书时做读书笔记,说起平时的读书笔记,不由双眼呆滞陷入回忆:读书笔记大多为了方便,一边读,遇到好的地方,拿起手边的笔记本写下来,通常叫它“摘抄”,这也是从上小学,老师经常提到的方法。个别书特别精彩没心思“摘抄”的,先划出线,夹上书签字条,等全本读完再回来登记在册。翻翻以前的笔记本,确实是这么记录的。
但序中观点:笔记不是搬迁。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证据却是白纸黑字一本本。记笔记的最终目的是影响激发形成自己的思想,甚至不建议抄写原文。我一度认为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原文中那些逻辑玄妙,用词考究的段落,如果不摘抄下来是多么可惜。要是形成自己思想的话,其不是要把原文这座丰碑拆开、磨碎,填到嘴里一点点咀嚼,吸收其精气神,当然能吸收多少全看自己实力,如果是道行高深的怕是不用吸收,对着丰碑开口轻轻一吹,丰碑便烟消云散。吸收之后再建一座独属于自己的奇特建筑。
有了自己的建筑实体,再想写点什么东西,真的就容易多了。这大概就是他们说的,靠实力写文字,而不是靠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