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正确的生育观?
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各类群体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的话题。
不同群体,不同立场的观点,为我们贡献了更多不同视角的决策依据。
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群体性的割裂、矛盾。
比如:割裂父母与子女、割裂男性和女性……
其实,关于“生育观”,一切的延展、再割裂,都没有必要。
一切的强调和忽视、歌颂和贬低,更没有必要。
因为——
要不要生孩子?为了什么而生孩子?什么才是让你做出生娃决策的根本驱动力?
这一系列问题,原本就应该在夫妻双方这个核心圈子中,做出讨论和决策。
01
从为了上一辈人到为了“我们”。
对大多数年轻夫妻来说,父母催生、亲戚催生,仿佛是一个不可破解的魔咒。
虽然随着社会开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提出不同的主张。但总体上,“被催生”仍然是一个难以消灭的常态。
我常说,人很难改变环境。比较好落实的,是改变自己,或者更换环境。
但当然,父母、亲戚,不同于环境,无法更换。
所以,作为塑造、探索和执行“生育观”的夫妻团体,理应改变或加强自己的观念,那就是——
把“生育观”的讨论范围,死死拿捏在“夫妻”这个小团体之间。
夫妻,作为婚姻中的两个紧密合作伙伴,作为要不要生娃、为何生娃的共同思考者、决策者——
①有责任去塑造自己独立的“生育观”,而不是屈从于父母亲人的期望,或者懒散地屈从于生殖繁衍的本能。
②有义务去带着自己的“生育观”,和伴侣的“生育观”进行坦诚、深度的交流、探索,最终达成共识,执行决策(否则这将成为婚姻中的一大隐患)。
③有必要去和伴侣一起捍卫你们已经形成共识的原则。一切噪声,你们都应该共同屏蔽,共同对抗。因为共同维护你和伴侣之间的精神契约,是保持婚姻幸福度和持久度的一大要素。
02
从为了“我们”到为了“自己”。
通过上文所述,我们已经来到了“我们”——伴侣双方这个核心圈子。
OK,恭喜你,至少已经拥有了属于你们两个人的独立意志、精神契约。
但这里恰好,更加是大部分中国家庭育儿现状的重灾区。
“丧偶式育儿”、“雄性只在交配时出现,育儿时消失”……等等言论,其实也刻画出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的育儿现状。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文中“1”的部分,没有做好。
要么是夫妻二人根本没有形成独立的“生育观”,在遵从外界意志的情况下,或者在遵从繁衍本能的情况下,生了孩子。
要么是夫妻二人根本没有就“生育观”达成共识,就匆忙生了孩子。
这很惨,也基本不可逆。对于孩子来说,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悲哀和遗憾。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一些言论:
①女性的母性基因是自带的,而男性不是,男性的育儿付出度是与社会经济/认知等发展程度成正比的。
②女性的生育成本是很高的,不论是生理上(比如子宫脱垂/漏尿等后遗症),还是社会地位上(职场中受到“母职惩罚”)等等。
③为了防止女性生娃后受到“丧偶式育儿”的伤害,女性应该在生娃前就明确认知:生娃是为了自己,是女性自己在明确生育成本之后的理智选择。只有这样,女性才不会在遭遇“丧偶式育儿”、或者职场惩罚等一系列生娃不良后果时,难以承受。
①②没毛病,但③这种倡导,我是无法认可的。
因为这种强行把女性塑造成超人角色、生活悍将的思想,其实对于女性来说,反而更加残忍。
这种言论,直接把伴侣双方割裂成了对立面,把女性逼成了一个“要先想清楚生娃是为自己,不是为男人”、“因为是为自己生了娃,所以遭遇不幸后哪怕家不完整,爱也要完整”的伟大、独立、坚强、值得歌颂的母亲。
OMG!这根本没有必要!——
所有煽动男女矛盾、蓄意将男性伴侣预判为“不负责任”的做法,本质上,不会对解决问题有任何积极帮助。
既然我们无法挽救那些已经遭遇了“丧偶式育儿”的不幸家庭,既然我们已经在讨论如何避免产生这样的不幸——
我们为何不把夫妻双方合为团体,去鼓励夫妻这个团体去讨论“生育观”,达成共识后,再实施决策呢?
这样就算无法达成共识,夫妻双方意识到彼此原则不统一,勉强妥协只会给婚姻埋雷,不如及早结束婚姻。也要比生出一个从小缺乏父爱、性格不健全的孩子,逼出一个独自抚养孩子、尝尽生活辛酸苦累的单身母亲,要好太多了。
(PS:当然,如果在婚前就能去探讨这些事就更好了。正如我们在《离婚冷静期》一文中所讨论的一样,好的做事思维是力求经营出好的婚姻,而不是在出现不良后果时,再思考如何处理。)
所以,请以夫妻一体作为前提,共同讨论、决策,宁可在发现雷区时一别两欢,也不要生出一个缺少父爱的孩子——那对孩子太不公平。
(PS:如果你是一个不想要伴侣,只想通过技术手段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新新人类,此类情况不在本文讨论范畴中噢!)
03
请别“为了自己”生孩子。
最重要的,我想说,请别“为了自己”生孩子。
作为当代青年,我更希望我们青年夫妻,是为了这个“孩子”本身而生孩子。
我们有选择、有意志,而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没有选择,没有形态,更无意志。
我们若决定要“生孩子”,应当是为了孕育一个独立、美好的生命。
作为准父母,我们仅仅是带她来这世界的载体。
我们会努力,给她更好的起点、更多的爱、更丰富的视野——
但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们想让这个带着我们基因的、独立且美好的生命,拥有一个开阔精彩、不枉来这人世走一回的酣畅人生——
而不是让孩子背负“我们”的未完成、“我们”的遗憾、“我们”的期许、和一切“我们”赋予她的枷锁。
更不是让孩子来承担“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的悲惨后果。
因为孩子,应该享受完满的父母之爱,而不是在心里塞满对“伟大母亲”的心疼和无奈。
而我自己,希望我未来的孩子,自由、勇敢、无畏、热情。
她既不是我婚姻赌桌上的赌注、也不是我遗憾人生的弥补者——
她只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