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什么?

个人观点,不喜就喷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认为,中庸就是合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需“中节”,“中”是世界最原本的状态,从情绪来说,是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从感觉来说,是不冷不热不温不火;从味道来说,是不咸不淡不酸不甜……但这个“中”我认为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不同人、事物本身性质和环境的不同而在随时发生改变来保持适宜。总之,不论在哪个维度来说,总会有一个最适合你的点,这个点就是“中”点。而以“中”节“和”就是用最适合的方法去做调整,让其更接近最适宜的状态,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说,在我的理解中,合适就是中,是“天下之本”,而把事物调整到其最接近“中”的状态,就是“道”。

之前有这样的观点却没有稍微清晰点的观点,今天洗澡时突然想到,“中庸”就像洗澡时调温度,不是调到中间就可以,而是调到最适合你的温度,如果最热的那端是你感觉最适合的温度,那就是你的中庸,反之亦然。所以中庸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简单的“两极折中”。

有人污蔑是中庸之道让中国人变得“麻木不仁”,经常有一群人围观看热闹而不能挺身而出,但翻看国外经典《乌合之众》、《引爆点》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并不是仅仅国内存在的现象,而是一个全人类普遍的“群体现象”或叫做“群体环境”所致的结果。

至于说孔子所持的“中庸之道”是遇事退让不出头的人,夹谷会盟这一事例可以很直接地推翻他们的观点,这个事没听说过的话我可以简述一下:齐鲁会盟于夹谷,名义上是谈和修好关系,实则是齐国想根据孔子懂礼少勇的特点,武力劫持鲁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一阴谋被孔子及时识破。孔子先以礼退齐国人马,又勇斩小丑,后以周公礼法为依据严惩了齐景公,迫其在修好书上签字并无奈归还之前侵占的鲁国土地。

以上皆为个人理解,我认为对一个观点认同或反对之前应该先对其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对传统文化来说尤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世渊源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姓家的女儿野合...
    chenge微博谈阅读 2,201评论 0 16
  • 每天使用1%的时间,进步1%,成为1%的人! 今天是什么日子:2017年8月9日 周三 日出:05:58 日...
    煜宝阅读 322评论 0 0
  • 3月23日,中国队1-0战胜韩国队,赢得了2018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二强赛的首场胜利。 以往,我们看了太多太多对...
    闲境客栈邓小闲阅读 290评论 0 0
  • 假期30天读书计划新鲜出炉。感谢Bill老师!今天连续拼读mat,陈小冠提出要扮演Sam,我还给他做了一顶尖尖的帽...
    木木sani阅读 154评论 0 0
  • 产品经理其实是一项苦逼的工作,需要设计产品,协调UI、测试、用研各种资源,要顶住老板压力,要和程序猿们沟通好,常常...
    肥寒925阅读 695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