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的电影院已经被《复仇者联盟4》霸屏了。本来我也想凑凑热闹,却听说得有各个系列20部左右的电影做铺垫才行,本来就对美国商业大片不太感冒,就跟没有知识基础的差生听一堂精彩绝伦的公开课一样,尽管都说好,自己如同鸭子听雷一般,何必遭那份洋罪呢?
跟那些大成本,大制作的商业片相比,我更喜欢看反应现实题材的伦理片或文艺片。黎巴嫩,目光忧郁的小男孩,再看看片名,我以为是战争片。一天仅排一场,评分9.4分,又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与一共10个人开始了观影之旅。
剧中的男主角赞12岁,比同龄孩子矮小得多,却异乎寻常的早熟和能干。他给一个小超市送货,在街上摆摊卖自制果汁,还要照看弟弟妹妹,他忙得顾不上上学,尽管妈妈一再强调上学能给家里带来这样那样的好处,却还是被爸爸严词拒绝了。她的妈妈自私怯懦,爸爸在公审时做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其实只会抽烟、喝酒、生孩子。他们也没有卑鄙到卖孩子、用孩子谋利的程度,但是他们从没有想过为什么生孩子?他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孩子的将来会怎样?
激怒赞的事情是,爸妈要把他最亲近的,刚刚到青春期的妹妹嫁给小超市的老板。赞预料到了一切不好的后果,想带妹妹走,却被爸妈生生拦住了,几只鸡、一点点嫁妆葬送了年轻的生命。那个妹妹演得极好,没有几句台词,其实也挺漂亮,但是面庞瘦削干瘪,目光呆滞,还没成熟却已然像时日不多的老太太,短暂的一生就是来受苦受难的。
当赞的妈妈说,她又怀孕了,又有妹妹来代替死去的女儿时,赞彻底与爸妈决裂了。发出了内心里最强烈的呼声,为什么要生下我们?人投生到世界上一回,多么不易,得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发出这样的呐喊?尽管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却也给我们很多思考。
与很多国家随便生育不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每个家庭都是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下迎接孩子的到来。这部电影在这方面与我们没有共鸣。与之相反,我们对孩子又太重视了,甚至想预知和替他们构想将来。孩子不用为任何事情分心,只要把功课学好就行,甚至全家动员,一起忙碌在陪孩子学习、补课的道路上。过早承担家庭责任的孩子很苦但立事早、生活能力强,而我们生活在家长拼命保护的环境下的孩子,尽管高高大大,却像是总也长不大,没有担当的勇气和能力。我觉得二者综合一下最好,大人做好自己的本分,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多些自由,少些控制,多些鼓励,少些埋怨,只要有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可能谁的日子都会好过一些。(没有孩子的我,没有感同身受,只能是纸上谈兵,可能落到自己身上问题会更多)
这部剧里的小男孩表情基本不变,悲伤,无奈有时再加上愤怒。无论生活多难,他很少哭。尽管黎巴嫩战争不断,可能是为了钻兵荒马乱的空子,还有人往这儿偷渡。从家里跑出来的赞漫无目的的寻找落脚点。他竟跟随埃塞俄比亚过来的女孩回家了。女孩吸引他的就是她身上散发出的温柔善良和母爱的光辉。他在自己妈妈身上没有得到,他羡慕那个小男孩。后来非洲女人被逮捕,赞竭尽全力的照顾那个小男孩,他实在没能力抚养他时,赞哭得特别伤心。他和那个男孩的命运都那么苦,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
赞因为痛恨害死妹妹的男人,拿刀与人拼命后进了监狱。在绝望中,他发出了最后的呐喊,控告自己的父母,罪名是“为什么生下自己?”他代替跟他命运相同的孩子向大人们发出了最无奈的抗议。人们都说做任何职业都需要上岗培训,而责任最重的父母却是无证上岗,素质和德行低下的父母是造成孩子不幸的源头。
愿天下所有的勇敢者都被人温柔以待,我记住了片尾曲中的这一句。这个根据真人改编的故事里,扮演赞的小男孩演的就是自己的故事,他因而获得了全家移民挪威的童话般完美的结局。在照身份证相片时,他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他原来也会笑,他的笑容是那么美,乌托邦式的结局是对勇敢善良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