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老辈人说,唐刘庄中心有一池塘,极大极深,人家沿塘而居,逐渐形成一个大村落,后便以池塘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村。池塘冬不枯,夏不涨,水深无底,鱼虾不绝,三叔公说,这是一个海眼,直通东海龙宫呢。早年,据传一个阳光耀眼的夏日午后,村人看见大塘边突现一低头饮水的庞然大物,通体黑亮,双目如电,体如巨牛,更惊异的是额头上居然长着一只闪闪发光的角。“这是什么呀?”越聚越多的人群中发出询问。“犀牛,大犀牛!也叫独角兽!”见多识广常年跑码头的赵四爷言之凿凿。“咦,确实只长着一只角,长在头中央呢。”“北垛的大塘边出了巨牛!”“塘牛塘牛”,一路风传。塘之南北陈朱二位老秀才合计:我们这地儿哪有犀牛,这是獬豸,上古神兽。神兽降临,是为祯祥,主我土兴旺!于是召集各家主事的议定:措施一,筹资在塘之北岸高地修一大庙,神兽坐镇,护佑乡里。(大庙后来内设学堂,解放后改建为唐刘小学)措施二,为防天机泄露,歹人惦记,平日里应掩神兽之光芒,不宜叫塘牛,不妨循惯例,取唐与刘二姓之音谐之,唐刘始得名矣。
唐刘得名另有一说:相传康熙下江南时巡幸至此,感腹中饥饿。地方官员忙责令村人就池塘里取材,土灶中烹制。康熙尝后觉鱼虾鲜美,稻米香甜,饱餐一顿,口出玉言:此塘可留。塘留唐刘,唤至今日。我曾怀疑过此说,不过今人借明星做广告不是跟吾乡先人借皇帝金口传唐刘之名一样吗?于是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