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成熟的标志。
形式逻辑
1少年期
皮亚杰认为,12-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特点: 分开事物的形式和内容,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演,形式运算解决问题。如 组合 包含 比例 排除 概率等 逻辑课题。
最主要特点: 抽象逻辑性。具体表现在:
(1)假设
更高程度的建立假设 和检验假设的能力。
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产生问题情境可能的解释,会认为是事实。初中生则会怀疑 检验每个假设。
(2)逻辑推理
初一开始,少年表现出各种逻辑推理能力。但是 归纳推理水平高于演绎推理水平。
(3)逻辑法则
逻辑法则的掌握,表现在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 的认识和运用。
研究表明,掌握正确率上,13岁68.2%,15岁72.78%。掌握顺序: 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
(4)少年期思维 矛盾特点
#表现: 明显增加的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同时 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突出。
a 思维创造性 和批判性
创造性,解决问题时 采取独特新颖的对策 的一种思维品质。
批判性,严格分析思维材料、精细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及正确性。
#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关联。
b 思维片面性 和表面性
片面性,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 辩证分析 解决问题。
表面性,难以深入本质。
c 自我中心 再度出现
思考和判断时,受自己的 需要和情感 强烈影响的倾向。
#可区分自己与他人想法,不能区分自己的关心焦点和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
假想的观众,重视别人的评价,认为在公共场合,大家都在监督自己。
独特的自我: 别人关注自己,因为自己与众不同。
#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因而分析时有强烈的主观性。
#同幼儿自我中心的区别,分清现实和想象,了解他人的思想。不能区分自己的关心焦点和他人关心焦点。
2青年期形式逻辑
#表现在概念 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上。
(1)概念发展
初一,从功能性定义和具体描述水平,向接近质的定义和具体解释水平 转化。
初二,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
初二初三,多数人达到接近本质的定义和做具体解释 的水平。
高中,接近本质定义,对社会 哲学 科学概念掌握进步尤其显著。
(2)推理发展
初中生,了具备各种初级水平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假言 选言 复合 连锁等演绎推理,和运用推理解决问题能力都较差。
高一,推理能力明显进步。
高二,各种推理能力达到成熟。
(3)运用逻辑法则
高二,运用逻辑法则已经趋于成熟。但在不同逻辑法则上存在不平衡性。
#矛盾律和同一律成绩明显高于排中律。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发展趋势:
1初一 已掌握各种辩证逻辑的形式,水平还较低。初三,辩证思维迅速发展,重要转折。高中,辩证思维已占优势。
2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的发展 相辅相成。
形式思维高于辩证思维的发展水平。形式思维发展较为稳定,辩证思维发展比较迅速。
两种思维形式相互促进,使青年期个体思维发展水平更高 成熟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