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干一行爱一行"便是我的本色,我的爱好,我的追求。慢慢地,它更成了我的工作习惯。于是,在做一个合格教师之后,我努力想让自己荣耀起来。歪歪斜斜地,我行走在了追求荣耀的路上。
首先,我选择了抓住工作中的每一次机会:培训中的,学校级的,竞赛中的,学科中的,合作中的。一句话,只要我能得到的,我从不放弃,不怕苦,𣎴怕累。不管时间,不论地点,我努力着,拼搏着,我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更想让别人看到我的存在。
为了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我选择站在别人大多数人都避之不及的辅导岗位上,数月,数次,数年。为了不让别人识破我的真心,我不惜借用同学的口帮我圆场。说我的话,做我事,行我的路。累,苦,只我知!为了我的荣耀,我累积着我的辛劳,而我想我值。
还没有等到荣耀的时刻,我的小鹿之心却早已蹦哒。小小的年度考核差异,在我眼里是如此的闪耀。为了难得的几厘分数,我选择找主任,嚷校长,却不知得到分数的同时,有些东西却永远地早已离我远去。
在名师成长的路上,我定格在了校级。那一年,我拿着资格想去闪一闪。评定出来,不中。原以为真是自身努力不足,听校长的,差啥补啥去。殊不知,名额之外有名额。老实人,服输,补不足去。又一年,拿着金色文件又闪去。结果是,还没到不中前却早已判定不中。原因不在别处,而是政府下发的奖励批文学校可以不认同。满满的几大分,足可以定人生死的几大分啊!不找人评理,说事就放弃,想你也不会心甘。找人情,动关系,结果还是一样=0。
伤心路上,伤心人!!!
选好周末回家看生病的老爸,刚好遇上老妈参加班上学生聚会。头一天,老妈再生提醒家中的姐姐,"如果我班上的学生打电话找我,就说我不在。我全身都痛,去了怕是受不了。"大清早一见面,姐姐就这样告诉我。显然,老妈今天还是带病去参加学生聚会去了。晚饭前,全家人又开始念叨起迟迟未归的老妈来。饭后,终于见到了春风满面的老妈:火红的面庞,大红的围巾,香甜的大枣,黄橙的秋桔,还有那涨鼓鼓的大红包。老妈激动着,述说着她学生记得的一桩桩往事:
她是刘家三姑娘,那年天旱,她们家的耕地因没法耕种而误了育苗的时机。八九口的老少大家,眼看着挨饿的年头就又要来到。是老妈,动员她的学生们雪中送碳,将家中剩余的秧苗运到学校又送往刘家还帮刘姑娘家插完的。时间虽然略后,却也没影响刘姑娘家当年收成。那时时间刚好是包产到户的前几年,头发花白的刘姑娘却还记忆犹新。
他是王家四小子。那年电影巜少林寺》播得好火。练少林功夫成了伙伴们课后的热衷。结果功夫没炼成了自己倒先成了瘸子一一踝关节受伤肿得差点成了个小面盆,浓水还不停往外流。不得已,四小子住近了与老妈邻近的亲戚家,每天一拐一瘸地仗着拐棍上学。其间的费时与艰辛只有自知。老妈知道后,没责怪他,还组织邻近的男女同学每天轮送他上学放学,直到那一学期结束。愣小子有些热泪盈眶!
她是肖老二,那年她喜欢上班上一个男生。老妈……
同学们的故事还有好多。总之,老妈的学生好象都记得她,那种打心眼里的记得。记得这位陪他们走过欢乐,走过悲伤,走过迷茫的暮稀老人。都感激她!感激这位留给他们知识,温暖与真情的教师。他们记得她,在昨天!在今天!在明天!不止是个人,还有他们的同学,家人,甚至是子孙后代!
看着聚会归来的老妈,刹那间我明白了一一教师的荣耀,不在纸上,不在证明,不在追求。它就在一一孩子们多年后的心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