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结束好长时间了,热度也早已没有了。我却在这个时候想把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说说自己的一些观后感。主要是对侯亮平这个角色的理解。
整个《人民的名义》看下来,侯亮平给人的印像就是浮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内里,不够有深度,不够厚重的一个人;不论其个人的内心所想,还是其实际做法,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给人一种浅薄简单、流于表面的样子。
剧中侯亮平的角色非常正,正得都没有人烟味儿了,让人觉得有点儿假了。
侯亮平与其妻子在家里评价陈清泉(24集)和祁同伟的时候,仅仅按照自己狭隘的角度来理解,一副既得利益者的姿态,让人看不到半点儿人情味与对弱者的理解。在评价大风厂失火事件的时候,仅从自己的偏颇理解,就对大风厂的网络传播者做出诋毁的评价,更是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缘由。
侯亮平的思想行为正是我国目前阶段一部分群体的真实写照。“中产阶级”的自我良好,对底层阶层的厌恶和自我隔离。(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 )
在评价陈清泉的时候,侯亮平与其妻子认为陈清泉在旁边端茶倒酒,服务恭顺就是“重情义,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首先这种心态就有些让人做呕,关键是陈清泉也是一方官员,官阶上并不比你们两者要低(?);其次,陈清泉不是你们任何人的仆佣,并不比你们任何人两位在人格上低微,他这么做尽显的是其谄媚的姿态,怎么就出现了“重情义、摆正位置”的感受。如此看来,其夫妻的价值观有问题。
对祁同伟的评价就更不近人情,没有任何人烟味儿可言了。侯亮平对祁同伟的遭遇毫无同理心,存在的仅仅是鄙视与厌恶。梁璐报复祁同伟,把他调到偏远山区,立功也不给予应有的待遇,给祁同伟的人生道路造成了极大的阻力,这种毁人前途的行为只是一句梁璐通过她父亲整他带过,没有得到侯亮平和他妻子的一句批评,反而认为所有事情的起源都是祁同伟追求权力、谄媚权利的结果。一个人人生前途的变化在侯亮平妻子嘴里就是“权力小小地一任性”,多么轻飘飘,无关痛痒,旁观者漠视的态度。而侯亮平更加地幼稚,“理想抱负都是纸糊的,还是自身出了问题”,生活让你看不到未来,而且是人为的阻碍,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难道不会去想办法找出路吗?真正的无理想无抱负、懦弱的人才会逆来顺受,认命一生。在侯亮平的眼里,别人都没有错误,错的都是祁同伟。他不理解祁同伟到了山区乡司法所的绝望和无助、对未来的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他有多痛苦;祁同伟来自穷困家庭,家中对他寄予厚望,侯亮平也不知道他面临着多大的压力,背负着多少的责任。因为他的家庭优渥,根本用不着考虑这些,他不知道祁同伟有多难,不知道底层的人有多难,他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他只能理解不愁吃穿,不用为家人生计、身体健康发愁,不用仰人鼻息的生活。他只知道阳春白雪,不知道下里巴人。他只知道自己的诗与远方,不知道普通人的苟且。是啊,他们获得了这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不用为生活奔波,当然厚道了;底层人为了一点儿利益,打得头破血流,都是骨子里透着算计。
在这部剧的最后,侯亮平对祁同伟的劝说和与和发小的狱中谈心更暴露了他是一个生活无忧,思想幼稚,与人民隔离,不知民间疾苦的公子哥形象,“何不食肉糜”这种态度从他身上流露出来是再自然不过了。
从侯亮平的个人性格和对祁同伟的态度上来说,他对祁同伟的劝说本身就是极其失败的。他的劝说充满的挑衅与质问,没有半点儿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祁同伟知道在他周围除了高小琴,没有一个人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没有一个人理解他,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自己的心声。所以他孤独,他痛苦,他内心不平。他原以为曾经最好的朋友可以理解他,只是两个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侯亮平不得不抓祁同伟,但是他的朋友会理解他。所以,祁同伟愿意听侯亮平和他谈心。他原以为可以听到侯亮平对他的理解,对他生活不易、奋斗艰难的同情和感叹,他想听听朋友的真性情,心里话。但是他没有听到这些,他听到的是冠冕堂皇的官话,听到的是义正言辞的批判和说教。这让他失望,让他难过,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祁同伟不杀侯亮平不是因为他的言辞打动了他什么,只是觉得这个人太幼稚,不通人间疾苦,对其失望透顶。侯亮平不能从心底里打动祁同伟,只是冠冕堂皇地说些让祁同伟反感的东西,实在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谈判者,甚至连祁同伟曾经的朋友都难以称得上合格。祁同伟的自杀,他要负主要责任。
本来以为侯亮平在此能够给出一番深刻犀利,厚重温情,不同凡响的言论,体现一个检察官的深度、作为一个人的厚重以及作为曾经好朋友地理解,然而这些他都没有做到,他只是慷慨激昂了一番而已,没什么深意也没什么意义,一切都归于无用。到此,侯亮平这个角色终于让人失望了,终于还是没盼到他有有人性,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一面。一声叹息……
侯亮平对待发小蔡成功同样表现出了“何不食肉糜”的态度。蔡成功的生意难做,他不了解,不理解,就只会和他说“那你也不能骗人那”,多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多么幼稚的一句话;蔡成功和他讲了自己这些年的艰难,他没有一句安慰和理解的话,上来就是批判和埋怨,毫无发小的感情可言。一生正气到连点儿个人感情都没有了。这怎么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呢?怎么不是一个空中楼阁的人呢?
《大明王朝1566》同样是一部反腐剧,其海瑞形象的塑造相对于侯亮平就成功很多。其中自然有扮演着的演技功力成分。但是剧中海瑞对官场形态的清醒认识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刻了解,是侯亮平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有人也拿此剧中的侯亮平和《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作对比。
《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知道问题的根结也知道百姓的难处。但他仍然要去批龙鳞,他敢说、他敢做,他不无知,不匹夫之勇,他是大丈夫,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智勇。他为百姓争取利益,保住百姓的口粮;明白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知道要得罪的人无数,阻力之大难以想象,但仍然义无反顾一争到底。他明白所有的错综利害,懂得所有的复杂关系。懂庙堂之政,明百姓之心,这样的人聪敏,也更加有血有肉有人心,有烟火气,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才可以拿捏各方关系,做出的各种决定才不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说出的话字字千钧,句句要害,无时无刻体现着一个人的厚重与深邃。
侯亮平,相较海瑞,真就是一个浮在空中的人;从未“脚踏实地”,不知民间疾苦,一脸“何不食肉糜”的样子,真让人讨厌。可惜了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