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路跑的汽车想起来

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常常感慨小汽车真的是多了,很多路段简直成了停车场,一长溜儿,从空中望下去,活脱脱整一个停车场。每次去乡下看望父母,发现原先村民用来晒稻谷的晒场上都停满了汽车,晒场比较小的村,村道一边稍宽处亦用来停车了。再一次内心感慨:自行车王国正在逐步走向小汽车王国啦!

先不说别的,光对用车人而言,只是在出行高峰汽车爬行的时候多有懊恼与埋怨,但平时这汽车还是带来挺多方便的。特别是让人的活动半径扩大很多倍,随时随地可以动身,可以到达,时间与空间感提升满满的。说得夸张一点,如同原先人们只能眼望星空,现在能在太空畅游一般。

笔者买汽车的时候不早亦不晚,起初买了一辆代步车以来,而今又换了一辆城市越野,尝尝居高望远的感觉。确实,汽车比以前的摩托车、自行车舒服很多。曾经有人说过,摩托车是皮肉包铁,而小汽车是铁包皮肉,安全性必定是两个档次。且冬天不受寒冷,夏天享受凉气;下雨不淋,下雪不冷,的确充满了生活水平提高的幸福感。

享受的偶尔,情不自禁会想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感叹身边40年来的巨大变化。现在可以想像,今后的40年同样会有巨大的变迁,但是中国的这40年,真的是天上人间,40年前大多数人绝对无法畅想到目前的景象。

记得八十年代师范毕业参加工作,心里好想要一辆自行车,当时比较高端的有上海产永久、凤凰牌自行车,普通的有海狮、飞花牌自行车等,但是无论哪一种品牌,都需要凭票子才买得到,并且一辆车相当于自己至少三个月的工资。要弄到自行车票子非一般人家之所能为,但因为买车心切,后来终于找到一家店,说凭侨券可以买到自行车。幸亏我家尚有一条门路,有个亲戚在香港,每次亲戚给家里的父母汇钱时,除了能拿钱,还能拿一些侨券,可以购买当时的一些紧巧物资。凭着自己算是有出路的好学生形象,亲戚家转让了购买自行车所需侨券,花了自己两个月工资,父母又资助100多元,总算买到一辆崭新的上海永久牌自行车。如同小孩子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一般,那时骑上自行车后的畅爽和愉悦无法用文字来形容,无法用语文来表达。

说真的,那时候上海产品牌自行车质量确实不错,当然,自己的保养护理亦是挺好的,这辆自行车一直陪伴我上下班10年光景。10年以后,盛行摩托车了,记得我第一辆摩托车是那种二手的250幸福牌,很笨重,声音亦很大,轰隆隆的,尤其是脚踩起动,很重,回弹力大,好几次擦破我脚脖子。那时候这种车多用来运载货物加跑远路的,我亦是囊中羞涩,过过瘾罢了,开了一段时间,相比10年前买自行车的感觉差之太远。幸好还能原价转让掉,像后来出现的二手桑塔纳一般,转来转去,价位少不了。转让掉以后,拿出多年积蓄,去买了一辆新的铃木摩托,多少找回一点10年前买永久自行车的感觉。

40年前的农村出行效率同当前真的无法比较,那时候很多人出回远门,说出远门,亦不是很远的那种,就在不出县的那种远门,但当天都很难返回;有时候赶时间,有的人后半夜就得出门,这样才能保证当天晚上赶回家。就连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由于五年级集中办到乡中心校去了,因此居住偏远的学生,早上五点多就出来了,冬天还得拿着火把,步行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学校。

这几年姐姐从外地回来,每次我从机场接她回家,她都要说起生孩子那回。那时候,姐姐住在父母家,那天晚上突然肚子痛了,当时没有汽车,村里只有一辆拖拉机,父亲去请那开拖拉机的人帮忙,可那天不凑巧,拖拉机出远门了。怎么办呢?最后只能用家里的手拉车,拉着姐姐去乡卫生院生产。幸亏姐姐属于正常生产,路上时间耽搁久一点,没什么大碍,不然,都要急煞人啦!

骑自行车的时候,不敢奢望自己有一天能拥有小汽车,就像那时经常坐绿皮火车出远门的人想像不到现在的高铁一般。然而,只要国泰民安,想像不到的事情肯定会有很多很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和室友去了一家小酒吧,当天晚上有英语脱口秀节目。 酒吧是一个外国人经营的,客人也以外国人居多。意外的遇到学校的老师...
    尚巾木卯阅读 2,444评论 0 0
  • 职业的辩论赛并没有看过,就连以前学校举行的辩论赛,也只是因为强迫着看过一次,只是近来闲暇之余,却喜欢看《奇葩说》来...
    温渔阅读 1,599评论 0 0
  • 一次巧遇 我的座位正好是她的对面 她正注视着她手里的一本洋文书 她好像没有心思看书 因为总是过几分钟就抬头看着车窗...
    asjooon阅读 1,722评论 0 0
  • 形法为基,心法为魂,手法为铺。 从有为法入手,到无为法为终。 有法是过度,无法为归宿。 法是过河之舟,过河既放下。...
    a1242a1d1bd0阅读 3,2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