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陈校特意关照我,明天要去大山顶精准扶贫,走访他和朱校结对的农户。末了,还特意叮嘱,要穿一件秋衣。
今天一早7:00吃过早饭,接到陈校电话,他们已经看望了他结对精准扶贫的一个农户——因车祸在恩施住院手术。他们已经从医院返回,他说路上有点堵,让我在宿舍里等。
8:10分左右,搭上陈校他们的车子前往大山顶村。路上细雨蒙蒙,40分钟左右到了大山顶。果真是“大山顶”!随陈校、朱校和谭主席一起来到了村委会,领取各种表格,了解相关情况,也是到村委会签字报到。原本以为,报个到挺快的。没想到,询问各种情况、填写一些表格,也花去了约莫2小时。
第二项工作就是走进农户家庭。因为陈校结对的农户在恩施住院,家中没人,所以直接来到了朱校结对的农户家。平房、家徒四壁。对方不在家,来到了隔壁的农户哥哥家。朱校联系过后,一个中年男子匆匆赶回家。又是一番了解询问——收入情况、生产情况、身体情况、孩子情况,等等等等——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谓事无巨细。当朱校了解到他明后天将前往浙江打鱼务工,两位校长又一再叮嘱,到了宁波一定要守规矩,千万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这时,谭主席递上了一张“扫黑除恶”的宣传单,补充说“以前叫打黑除恶,现在叫扫黑除恶”。这“打”和“扫”一字之差,看得出力度是不一样的,千万千万要记住。听了语重心长的叮嘱,弟弟连连点头。 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起身离开的时候,朱校特意关照,孩子在学校有什么事情,尽管和他说,他会和学校的领导联系的。
外面仍是蒙蒙细雨,走出家门,朱校告诉我——这户农户如果蔬菜卖不出去,就会打电话求助,他就得通过各种关系帮着解决。还有,陈校联系的那户农户生病住院,这次医药费交不上了,就找到陈校帮忙。陈校不仅自掏腰包以解燃眉之急,还和院方商量:先把今天的手术做了,担保医药费的问题会想办法的。
接着又来到了村委会,再次签字确认后,我们离开了大山顶,此时已经12点多了。
而后,又来到了实验小学的互助共同体学校——芭蕉侗族乡中心小学看望在这里交流的两位老师。没有事先通知,两位老师看到了实小的领导,那叫一个惊喜!
其中一位老师因为交流,干脆从恩施市搬到了学校宿舍,并且把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带到了这里读幼儿园。另一位老师因为交流,每天来回两个小时从恩施到学校两头跑。陈校关照她们在这里好好工作,不仅要把实小的经验进行分享,一年后也要把这里的好做法带回实小。对啊,学校不是简单用“好”或者“不好”来界定——“互助”才是合适的定义。
晚上,回到恩施市里,已经是8:30左右。我再次来到了学校,这里灯火通明——二至六年级正在召开期初家长会。据了解,按照教育部门规定,每学期要开三次家长会:期初、期中、期末。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些只能坐在门口了。
9:00走出校园,路过廖俊书法工作室,被墙上的书法所吸引,不由自主走进去和廖老师聊了半小时左右。在此不一一详述。
特别的一天,别样的感受!匆匆而就,备忘而已。然,岂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