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9(一)
今天的晚餐已被弟媳和弟弟安排到娘家吃煮大肉了,开心偷得半日闲,午睡了十几分钟起来读完了魏智渊老师《高手父母》的序章部分。
我和魏老师也算“老相识”了,好几年前就入手了他的《教师阅读地图》,但直至22年后半年上新网师的课才完整读完此书。这一年也关注了魏老师的“知教师”公众号(后改名为老魏的咖啡馆),常常看他的推文。这样来往往数次,便觉得这个人的书值得买、值得读。于是才有了今天读《高手父母》的机缘,而且打算读完这一本再读他的《儿童读写十三讲》。谁让咱是老师,还是两个小学低段孩子的妈妈呢?
如此看来,走进一本书何其不易呀……
序章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学习努力的孩子”。
这是魏老师,实在,这个题目比起“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来得中肯的多。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培养学习努力的孩子?要义摘录如下:
1.不断地塑造孩子孩子作为优秀者的自我镜像。
2.父母可以从环境创设、习惯培养、目标设定、提供反馈几个角度来帮助孩子。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习惯 ,因为优秀的本质上就是一种习惯。在培养习惯方面,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珍惜时间、专注、深度学习、合理归因。
这一章读来还是比较好读的,这应该是作者的讲话稿吧,通俗易懂,且有具体实操的方法路径,比如:
再摘录几句“金句”吧:
(接上图)因此,有时候,选择不同的学校,遇到的都是相似的老师。
因此,我一直认为,重要的是无止境的成长,不是我们看着孩子成长,而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长中的一切,以及享受作为家人在一起的无限乐趣。
总跟别人比,带来的往往是不必要的焦虑,但是不断地挑战自我,带来的却是谦卑与自信。
我会更重视基础的培养,例如善良、教养、阅读、核心素养、生命内在的向上感。
排名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打上标签,而是为了给孩子进一步的学习建立参照系。
珍惜时间的要义,不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学习,而是让生命保持紧张感、节奏感、秩序感。
孩子如果没有拥有优秀者的自我镜像,就无法像一个优秀者一样行动,一旦无法像一个优秀者那样行动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者。
专注的最大杀手,不是电子产品,而是被动学习。
指责和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生活就是这样,有得有失,把一切当成馈赠,把一切都视为最好的安排,这才是成长性思维,才是我们面对环境应有的态度。
一个人无需外部压力,就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或者保持一种状态,那么他一定从中得到了好处。
必须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变成表演性努力,不给糖就不努力,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0230120(二)
今天读完了《观念篇:好父母或许是麦田守望者》。
这一部分包含了八篇文章,前三篇之前在作者公众号里度过。
这一部分只要在强调为人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应该有的距离,守护和支持的意义远远大于替代和干涉。换句话说,即是亲子关系也是有界限感的。标准、尺度、规矩是建立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不要用爱绑架孩子,当然放任不管也是不可取的。作者说了,“好父母”应该是“麦田守望者”。
本部分的金句如下:
对孩子最好的爱究竟是什么?给他安全感,给他自由,成为他的榜样。
孩子正值青春期时,许多父母正值中年,这是最容易油腻的年龄,庸俗、琐碎、又自以为是。
唯有我无限的成长,自由的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遵守时间不只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更是表明他缺乏一种内在标准,缺乏一种界限感,或者说缺乏内在的紧张感。
你能影响和改变的,恰恰是和你一样的人。这就像童话里的“帮助者”,能够帮到的是那些已经在路上的人。
不要怕孩子经历恐惧、委屈、愤怒、无助这些似乎很负面的情绪,这是理解生活及自我必须的一部分。父母要传达的是“我理解你”和“我在这里”。“我理解你”是一种接纳,即承认这些情绪的合理性;“我在这里”是传递一种信息,你可以随时从父母这里获得帮助。
“我在这里”正好是我的微信昵称。
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课程。
实际上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
不要把学习窄化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进而更窄化为应试学习。对一生有用的学习,不是书本学习,而是真实情境中的学习。
20230128(三)
这几日读了“学习篇:优秀父母是如何炼成的”。
这一篇重点讲家长怎么帮助孩子有效备考,怎么在假期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归结起来看,父母的角色主要是帮助者和监督者,遇到问题,不是着眼于“责备”,而是着眼于“解决问题”。
就语文学习而言,要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看淡成绩。尤其在小学阶段,成绩往往是虚假的,因为考试在这个时候考的是记忆力而不是读写能力。
20230129-0202(四)
这几日看完了这本书的生活篇、亲子篇、家校篇、青春期篇。
让我觉得值得借鉴的是关于“手机管理”和家校教育区别的内容。
网络、手机对今天的家校教育都有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家庭教育,因为大部分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但是家长却常常为了图省事把手机丢给孩子,最终导致了亲子关系完全败给了手机。
作者反复说,小学阶段是最需要亲子陪伴和互动的时候,但是太多的家长恰恰错过了这个时期。等到孩子上初中后成绩差、不良习惯一身、难以管教的时候,就把这些毛病全都归结于娃娃到了青春期叛逆。其实,根本的原因应该是父母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时期,没能和孩子建立起来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真的不能图省事,你当下的轻松会让你在未来遭遇难以收拾的局面。
今天的教育几乎没有家校之分,家校往往都紧紧盯着学业成绩。学校的“工业化性质”实际上决定了学校是批量化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实际上对个体是没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应该弥补这些缺陷,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性格养成,培养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而不是盯着分数不放。
至此,这本书读完了。
女儿问我读完《高手父母》了没,我说读完了。她问那你成为高手父母没?我说还没有,但是比过去要强一点。在为人父母的路上,不要指望会有“悟空的筋斗云”,不可能一个筋斗云就能到达目的地取得真经,为人父母,也是需要一路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