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cial Conversations》笔记(二)

制造安全

出戏

当对方开始沉默或者言辞激烈,我们应当跳出当前的对话并制造出安全的环境。在对话环境恢复安全后,再继续回去讨论问题、恢复对话。

辨别哪一种安全条件正在遭受危险

  • 共同目的
    • 对方相信你在关心他们(在对话中)的目的吗?
    • 对方信任你的动机吗?
  • 互相尊重
    • 对方相信你有尊重他们吗?

在适当的情况下主动道歉

  • 如果明显是自己侵犯了互相尊重,请道歉。

利用“对比”的说话技巧来化解误解

  • 当对方误解了你的目的和意图,可以使用“对比”的说话技巧:
    首先清楚说明什么不是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然后说明什么是。
    例:我的意思不是xxx,我的意思是yyy。

创造一个共同目的

  • 若对话各方意见不统一,使用这些技巧来制造一个共同目的:
    • 坚持去寻找各方的共同目的
    • 发掘各方对话策略背后的目的
    • 发明创造一个共同目的
    • 引导各方对新“策划”进行大脑风暴

掌管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

在我们做一些事、应对一些人时,因为情绪的影响,我们的大脑总会下意识地给自己编写一个不是真实的故事。如果发现自己被强烈的情绪左右,陷入沉默或者诉诸暴力,尝试这些方法:

回溯自身

时刻关注自身的行为。如果发现自己渐渐地关闭了对话之门,问一问自己在做什么。

  • 我是不是陷入于某种沉默或者暴力?
    搞清楚自己的情绪,学会精确识别自己编写的“故事”背后的情绪。
  • 什么样的情绪鼓励了自己这样的行动?
    分析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对自己的“结论”存疑,寻找(自己大脑中的“故事”背后的)其他合理解释。
  • 什么样的“故事”启发了这些负面情绪?
    溯回到基本事实。忘记自己确信的“故事”,区分事实和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
  • 我有什么证据可以支持我给自己讲的故事?
    小心自作聪明的“故事”。例如:
    • 强调自己是受害者(Victim)
    • 强调别人是坏人(Villain)
    • 强调自己对于当前情况无解(Helpless)

给自己重新编写一个故事,问自己:

  • 我有没有假装没有注意到自己在问题中的角色?
  • 为什么一个讲道理、理智、不野蛮的人(指对方)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如果我想要达成我的目的,现在我应该做什么?

笔记三:http://www.jianshu.com/p/543c4c34f9bf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