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一篇绘本故事重复读n+1遍,宝妈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对于很多宝妈而言,陪孩子一起看绘本读故事其实是一件成就感满满、温馨十足的事情。但每天读得口干舌燥的宝妈你们还好吗?就算口干舌燥这也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宝妈们明明给孩子买了一堆的绘本故事,但孩子就是只盯着其中的一两本要求妈妈读,真是让妈妈摸不着头脑啊……

 

我家的旺宝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沉迷于让妈妈给他读绘本故事,这不读不要紧,而且他还是只拿着一本关于讲飞行员小故事的书追着我要给他读,除了每天要看三四次,每次至少还要听妈妈念3遍,而且拒绝念别的书。除了每天念这本书的旺宝妈妈外,连旺宝自己也能把故事中的每一句话都背下来,这也算是一个孩子的迷惑行为了吧。

 

虽然说被一本童书支配的恐惧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感受得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就是2-3岁的幼儿仿佛特别喜欢重复的做一件事,包括重复念一本书,重复看一集动画片,重复做一个游戏,重复哼一首童谣,甚至重复玩一个游戏,想逗逗他们搞点新花样却说什么都不乐意,直到闹得翻天覆地就是要原来的那一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重复”是小孩子进行学习的方法

一个绘本故事对于孩子来说的新奇复杂的,但对于家长们来说这里面的内容过于简单,所以一直重复去阅读才会觉得厌烦。但是在小朋友的眼里,认知能力的有限导致他的每一次阅读只能领略和认知到这本书其中的一小部分,多重复一点他才能理解一点其中的更多内容,要重复很多很多次,才能消化这本书所有的趣味。

 

而且越小的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就越多,我们作为父母也可以把孩子看做是一个不断吸收水分的海绵。就像再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也需要反复的模拟练习写一个字才能完全学会这个字一样,父母也应该多一点耐心,把要求你反复读绘本的孩子当做一个不断学习的小学霸呢。

 

原因二:“秩序期”的安全感已经形成了习惯

也有一些小朋友要求父母反复的为自己读绘本,是因为一种对熟悉事物的安全感需求所驱使,就像类似于强迫症的感受。已知的东西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这也是2-3岁孩子的一个年龄特点,叫做“秩序期”。

 

不过“秩序期”所涉及的范围就有点广阔了,我们可以以后再了解更多。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秩序期”并不会持续太久,大概在孩子3岁之后就会逐渐减退,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更多新鲜事物的好奇感,这又是另一个难题了。

 

所以在旺宝妈妈看来,这段小朋友可爱的“强迫症”时光,我们作为家长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是可以陪伴孩子去共同度过的,你的不耐烦很可能会错过一段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的时光,愿每位妈妈都能享受到高质量陪娃的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