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峰,高不及其它几峰,但山势险峻,三面绝壁,古时唯有一条极其狭窄的山岭通向东南西峰,地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9年,你懂的那残部藏匿在华山北峰负隅顽抗,八壮士在智取华山那条道上偷袭取胜。
大约下午一点多时光开始北下,身体渐显疲惫。我们别过中峰,穿过金锁关,北下的坡路之陡,石级之多超出预期的艰难,眼看别的旅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似乎下得也不轻松。
还好一路风光旖旎,奇峰怪石不胜枚举。忽然间邂逅一个著名景点,仙掌崖,关中八景之一,位于华山东峰之东面绝壁。因岩石差异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在绝壁上形成巨大的手掌岩纹,高数十米,五指分明,形象逼真,传说是巨灵仙拔山开河留下的手印,故名仙掌崖。
沿途摩岩石刻众多,深绿的色,行云流水的笔力遒劲洒脱。见贯了红色墨宝,觉着森林绿更应和山景野趣。
多的是西上北下的旅人,北下的路有点挨挤。
抬首俯仰间,眼眸里仍然是险峻陡峭的山崖,我们已别过三峰,明明走在北峰的路上,然而总觉得东南西三峰一直跟随环抱,左边、右边、后面,一样的壁立千仞,似乎是三峰高举着三只手掌,向我们频频挥手相送。
李白有诗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曾想,华山之险,险过蜀道,看!众生相,有些半步换半步小心下探;有些扶紧铁索倒退着半步下移;有些席地而坐,耍赖罢走了;北上的已经手脚并用爬着前行,顾不得形象了,说不定这帮是徒步登山爱好者。
大踏步前行的旅人不见了,一样一样的踉踉跄跄,走了半天多的山路,脚已不堪承受。
其实已无意赏景,大伙儿只顾着脚下路,摇摆着前行。偶尔眼眸里瞟过一抹惊艳才停步细赏。除了跌宕奔下的石级,无多少路边惊喜。然而山美在远看,北下的路,侧看、回看都是三峰的绝壁俊峭的美。
我欣赏华山祼着的美,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山开始流金,只觉得成片的山坡在流,流成金色的瀑布,激荡翻卷的浪花漫山遍野,一山越过一山,仿佛还能听到澹澹的流水声,美极了。
沿路花不多,此处星星点点的小紫花已是难得的惊喜。
一个三叉路口,忽然迎面来一波弓着背的旅人。原来苍龙岭到了,这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是条单行线,只留给北上的勇者。
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故名为苍龙岭。游走其间如履薄刃的空绝万丈常吓你到胆战心惊。明清时期,该岭修建了530级台阶,现代人加修了栏杆铁索,为了疏缓堵塞,后来人在其东的飞鱼岭处开凿了一条登山复道,也即我们下山的这一条石级路。
我们抬头仰望,一架天梯挂天际,如长刃如长脊,悚悚感油然而生。古时候没有石阶,光秃秃的刃口只容一双足,游人只能骑岭脊匍匐而行,否则晃一晃便晃入万丈渊。据说韩愈登山至此,曾坐在岭背上大哭。
自古华山一条路,苍龙岭是必经之险道,北峰通往东南西三主峰的唯一道路。如今可以从其旁的飞鱼岭上山,只是路线更长,台阶更多。
苍龙岭下,有个千年道教古庙,鄱龙庙,始建于北魏
经过庙宇,一个石门,我注目很久,长方形中咬了一口,难道是古时之作,不囿于方圆常规,算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吧。
回头望,断壁悬崖亦步亦趋地跟随,这是西峰绝壁,高达2000米,气势磅礴,仿如天上瀑布倾泻。
别过苍龙岭半时有余,回首总觉得它在深情注目,也许它也怕寂寞,感恩我们的到访。
苍龙岭也是大自然走过的脚印,是其花岗岩裂隙,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分崩离析而垮塌尚残存的遗迹。看来有一天,苍龙岭会消失,遗憾浅浅漾起。
继续下,累了也得坚持,无人能帮你。
完不了的下坡,一梯长过一梯。
都是自顾不暇,无人可以给予援手,此情此景,山才是靠山,累了,席地而坐或立定背靠大石,苟延残喘一会。
遥望前方,北峰已清晰可见,只是路仍然刀刃一样立在那里,险峻自不待言。
凭栏怀古,远古的山,有棱有角,却又是素颜的素雅高贵,只因为日日有风或雨的洗礼。
忽见一立牌介绍:我们踏的曾是御道,据说脚下曾经阔不盈尺,相传汉唐天子想游华山,地方为保圣驾安全,在道旁设置石栏以护之。深深浅浅的石臼即其遗迹。
经牌这么一说,脚下有异觉感,抬头山景也曼妙。
北峰越来越近,面前被牛模样的巨石挡路,不妨上去探探。
又是登天路,脚在嗷嗷叫,是上还是不上?一时呆立不知所措。
眼见老伯拄拐而过,愧意生起,立时跨步前去。
哇哇!好危险,光滑滑的脊梁,两旁的栏杆铁索等于没有,如此大的空隙,脚一滑便溜往崖下,小命呜呼!若是雨雪天,万万上不得,只觉得此景点有安全缺陷,虽然冒险开心,但是安全始终放第一。
我弟媳吓到了,催促着阿弟,转身便离去。
原来是块卧牛石。
有惊无险,安全撤离牛背脊。
北峰只觉抬手可及,可是还有走不完的上下坡路。很多旅人,不能正常下坡了,只能倒退或侧行,半步再半步地下移。
爬完下坡,又迎来刀刃一样的崖脊,还好两边扶栏妥妥,并无多少惊悚感。很快擦耳崖到了。擦耳崖东临深壑,西傍花岗岩绝壁,昔日宽仅可容足,行人到此须贴壁擦耳而行,故名擦耳崖。
其实只因地质运动华山抬升其间,东侧崩解脱落,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巨大悬崖。
其右是一个北峰索道售票点。北峰索道1996年4月10日建成,引进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的产品。单线循环6人吊厢,索道长1524.9米,高差755米,由三特索道公司经营。
闲逛其间还找着一块魏魏大我的地图石,有趣,收藏。
跨几步过去便是北峰石门方洞。
北峰就在昂首处,仅仅千米路途。
迫不及待地遥望,可是东峰的绝壁悬崖抢了镜头,毕竟北峰矮一截。
华山多的是屹立的枯松,象征着松之精神,不止于至死不渝,还可以枯后再立百年。
一个鳄鱼石让我们为之停步留影。
北峰之巅就在崖上,勇者继续登攀。可是我们的队友,望崖徒叹息。
北峰海拔1614米,不高但险,四面悬绝,云雾缭绕,巍然独秀,仿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
抵达北之巅仅剩200米坡路,却止步于此成了华山游的遗憾,不止回头那刻,也许还是此生绵长的憾意,只恨脚力衰竭。
遗憾地再望一眼,别过背离去。
乐观豁达之人,转眼开怀大笑,毕竟坐在了北峰之怀,望穿了北峰之巅。
回吧,只能倒着下!脚坚定地呵斥道。
一个长而曲的亭廊,大约为等候北峰索道的旅人而建,旺季,堵塞在这里的游人,人山人海。
旺季这里的坡道挨挤着旅人,二三小时呆若木鸡地等待。
然而淡季出游的我们,居然也排成长龙,可想见旺季的可怕。
直至绕转在迷魂阵里,足足半时有余。
缆车开始款款而下,似乎倚崖滑落。
北峰异常的俊美,看来个子不在于高矮。
步行下山的路逶迤在我们的脚步,稀疏的行人,油然生起一份敬佩。
如削的绝壁上,劲松一族族,是真正的勇士们。
很快进入了索道下站,我们迅速跳出车厢,出门抬首便是秀美的北峰风光。
稍走几步,又见今日不稀罕的长长的石级,有牌曰,是智取华山道。八勇士就是从这里悄悄上去的。
八勇士雕塑。
返回游客中心的大巴早已候在其旁的停车场。早上七点坐大巴出发,大约五点回到了游客中心,上山下山的行程总共化了十小时,旺季估计得十二小时以上,好不容易的一趟华山之旅,险和累的自虐式体验。
值吗?值!
千难万险之后的酸爽,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二〇一九年九月七日 华山 风静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