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半,突然决定出去走走,目的地是几里之遥的一座山。于是,抓上手机和一瓶水,出发了。
骄阳收敛,尚有余威。
有风拂过,舒爽畅快。
往南,是繁华的科学城;往北,是这座城市里的村庄。村庄里,有在建的高档楼宇、学校,有待拆的村屋,有连片的旧村落……假以时日,也将是可期许的繁华。
去往目的地,自然须穿过村落。
其实,24年前分配到广州,户籍业已入穗,是严格意义上的广州人。但是,很多年,在重要的时日,还是想着回到千里之外的那个叫故乡的地方。那是承载我人生第一声啼哭,为我注入生命底色的地方。在那里,能找寻到我精神气韵的踪影。
花了很多年,当终于在故乡多停留几日,便开始想念这个安身立命地方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的身心已开始融入这个四季不甚分明的城市。或许真应了"心安处,即吾乡"这句话。
辗转二个区(白云,黄埔),移居此地也已13年有余。即便对这片土地也算熟悉,但当行走其间,却始终无法有心灵悸动的感觉。人,还是对生下来第一次踩踏并成长的土地,会留有更刻骨铭心的记忆。我知道,较之家乡,这片土地更生机盎然,变化更为剧烈,迎抱着来自更多地域的人,也生长着更茂盛的欲望与希望。这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村中的道路,也曾无数次驱车而过。但往往因直奔目的地而忽视了沿途的风物与变化。今天,当独自穿行,用脚步丈量,用心灵去感受目之所及的每个角落,才知道于我而言,这还是一块熟悉的陌生地。
一路走来,新与旧,整齐与凌乱,传统与现代,繁华与落寞,外地与本土,城市与乡村,崛起与没落……和谐?突兀?无法清晰言说。但的确,我发现了此前未曾注意的景象和细节,也确信生发了未曾有过的全新感受。
心无旁骛,携风而行。穿村走巷,行走在岁月的风尘。每一条古老的小巷,每一扇敞开的门,迎面踽踽独行的老人,隔墙飘来的婴儿的啼哭……都充满着浓郁的人间烟火味。
现在,很少时候如此放空自己。现代人,步履总是匆忙,忙碌的工作让闲散成为一种奢侈,无所事事时反而会让人不安。尼采说,只有散步得来的思想才有价值。有时候,我们是否该让自己学会适当的散淡和闲适?
今天,当我专注于疾步行走,当内心寂静到只感受到血液的流动、肌肉的收缩、关节的配合时,平时不在意的呼吸声也清晰异常,感到每个毛孔都在尽情舒张。我疲倦地享受此刻。
不得不承认,岁月流逝,年岁渐长,并未让自己愈来愈淡定。很多的时候,焦虑的情绪仍会无端蔓延。而行走,则让自己从焦虑之中短暂抽离。
华灯初上,来不及上山了,只得另路折返。
双脚酥麻,通体汗淋。到家,计时,约三个小时。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