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阿里高管杀进社群电商”的新闻刷遍了朋友圈,虽说社群电商、社交电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们就像电商界的比特币,热度越来越高,每每有相关新闻报出都会掀起一场热议。
为什么社交电商突然就火了? 随着市场消费升级,中心化平台流量红利见底,在大家坐等平台给出中小商家应对政策的时候,社交流量加持下的拼多多疯狂来袭,月GMV超30亿的惊人成绩让不少电商人慌了,甚至连淘宝、京东都慌了,前后上线淘宝特价版、京东拼团,随之而来的是唯品会的“云品仓”、苏宁的“乐拼购”、京东和美丽联合联手推出的“微选”...行业巨头们纷纷赶来布局社交流量,面对微信这样一个月活超10亿的社交流量海洋,谁都想来分一碗羹。
其实社交电商过去几年一直存在,只是最近两年才得到资本认可,主要原因有4点: 1、电商发展进入瓶颈期,运营成本日渐增长; 2、移动社交媒体技术驱动,供应链和支付环节完善; 3、用户时间碎片化和购物习惯改变; 4、用户裂变模式不仅让流量获取成本低,还解决了用户留存率及复购率低的难题;
社交电商不等于微商! 很多老电商人依旧看不上社交电商,认为这就是微商,一套基于微信的简单粗暴可复制的分销代理营销模式,其实不然。社交电商的一个本质价值点就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品牌到消费者中间的交易成本,同时获得低成本的传播和低成本的渠道,社交电商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改变着整个市场的发展轨迹,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让消费变得主动,不少商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着手社群营销,但是问题随之而来。 商家A:社群营销是趋势,我微信号已经弄了好几个了,淘宝的客户导过来很多,但是转化不是很理想,别人家一个月做几十万几百万的,干着急啊。 商家B:微信端的好评返现我已经玩的很6了,但是也只会做好评,别的玩不来。。。 商家C:最近参加的大会啊课程啊,都是说做社群的,整体营销逻辑我也听懂了,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大困难。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和淘宝、京东这样的中心化电商平台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将店铺运营的技巧照搬到社群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电商商家该何去何从?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社群营销技巧。(前方干货来袭,各方人员请立即做好准备)挖池子导鱼苗 将淘宝买家添加到个人微信号,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一步了,但这是社交营销最关键的第一步。在这里简单地说几个注意点: 1、单靠包裹里的售后卡去加粉效果有限,可以结合订单关怀短信加粉,比如在客户付款后发短信告知用户添加微信领取会员福利。 2、根据客户手机号码主动去添加好友,可以通过人工输入手机号进行添加微信,也可以批量导入手机号设置自动添加好友任务(云贝主动加好友功能)
3、事实证明只做个人号是不够的,建议大家把个人微信号和公众号都做起来,个人号以朋友圈、私聊为主,公众号做图文、单向互动,实现双路引流,而且从长远来看,微信公众号是更有利于品牌打造。维护的核心是互动 在社群里卖东西,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互动,互动的核心就是客户能在你这里获得什么,不管是实际的利益(优惠券或折扣),还是情感满足(品牌认可或者觉得内容有趣),只有满足客户的某一需求,互动才能持续。 微信不同于旺旺,除了可以做商品的买卖交流,商家可以在用户朋友圈进行更多生活交流和信息的获取,可通过朋友圈了解到用户的年龄段,婚恋状态和风格喜好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商家进行标签和群组设置,以便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母婴类目的商家,可以将适用于3-8kg宝宝的尿不湿定向推送给家有0-3月新生儿的宝妈群组,有利于转化率的提升,另外,可以通过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拉进距离,增加用户对于品牌的感知。
除此之外,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在微信做会员活动,比如签到有礼、大转盘抽奖、返利商城等活动,利用优惠券、红包、返现券等奖品吸引用户持续活跃。(云贝会员活动策划技巧)营销与转化 社交电商是颠覆性的趋势,本质是营销方式的不同。相比以往的平台电商营销,社交营销的形式更丰富,触达更有效。商家可以利用公众号推文、朋友圈、消息群发去做活动宣传,由于用户每天在微信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微信营销的消息触达率和参与度远高于短信和微淘。618期间,有位卖钓鱼器材的商家朋友,同时在微淘和微信做大促活动宣传,微淘的阅读数不足3000,但是微信端却在短短5天内转化了100万销售额,营销成本为0元。(云贝商家后台数据)
随着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消费升级,目前整个消费市场仍处于一个增量状态,并且消费频次和场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电商平台上,消费者主动搜索或逛进店后才会产生购买,这就导致了商品的触达频次和顾客消费频次都不会太高。但是,在社群环境下,商家可以将商品发送至用户或者朋友圈的信息流里,直接触达消费者,实现更高频的互动和交流。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微信和淘宝存在一定屏障,所以要想在微信上将营销效果最大化,必须要需要借助一些类似云贝这样的社群营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