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偏注光辉人性,小说偏注人性本质,都不如《人类简史》从地球生态角度关注地球本质。
以下做逐一做粗略比较。
刘慈欣《流浪地球》短篇小说版本经典句子:
1、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明天把这话告诉孩子。”
2、没有证据证明智慧有利于生存,也许正相反,它是通向毁灭的捷径,因为最顽强的生命都没有智慧。
但已经证明智慧的目的也许只是作为宇宙之美的见证者。
必须渺小,才能感受宏大;必须脆弱,才能敬畏坚强;必须短暂,才能感受永恒;必须能思考,以感受造物设计的精妙,又不能全知,以防一切在瞬间全透明。
这就是智慧生命了,做这种见证者,神不行,只能是人。
3、我好像看到半人马座三颗金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依次升起,万物沐浴在它温暖的光芒中 。固态的空气融化了,变成了碧蓝的天。两千多年前的种子从解冻的土层中复苏,大地 绿了。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孙子孙女们在绿色的草原上欢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 中有银色的小鱼……我看到了加代子,她从绿色的大地上向我跑来,年轻美丽,像个天 使……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4、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刘慈欣《流浪地球》电影版的启发:
1、场景:地球表面末日荒凉与地下城的混乱,场景震撼。
2、韩子昂在开车路过上海时说“那时候还没人担心太阳,大家都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
原著是,除了生存,其余的爱情、财富、甚至年龄大的人,都是毫无价值的。
3、影片中,刘培強用一瓶酒燒毀moss裝置連同攜帶著人類所有“文明”與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物種DNA和植物種子“地球希望”時,蹦出一句熱血沸騰的話:“沒有人類,哪裡來的人類文明”。
这句感性的话与原著推崇的理性,截然相反。因为,理性才是真理,感性只是感觉,无知=愚昧。
4、人工智能莫斯临死前说:让人类始终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人工智能完全的理性让人类利益最大化,却被人类的冲动打破。如果人类的冲动不是电影中的希望,而小说版的是大众的误解无知的冲动,结果就是杀死了少数真理派。
地球,除了人類,還有其他動物(即便人本身也是動物)和植物,數以千萬計的生物物種以及無機物(包括水,土,大氣,火,閃電,陽光等)合成今日世界之面貌,地球從來就不只屬於人類,它屬於所有有機物種和無機物種。許多物種長存的時間跨度几億年和几千萬年,而人類從第一個智人(据歷史學家聲稱智人是現代人類共同的祖先)距今也不過才20萬年。
据《人類簡史》記載:远在人类还没有发明轮子、文字和铁器之前,智人就已经让全球大约一半的大型兽类魂归西天、就此灭绝。”而在农业革命之后,这种生态浩劫还要经过无数次小规模再次重演。”
當AI說出〖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真是一種奢望〗時,不僅僅只是對人類毀天滅地行徑的總結,更是对人类的一句严正警告。(这句话是刘慈欣在原作中的一句话,不得不说单凭这句话,大刘配得上具备宇宙格局观的科幻小说家)
《人類簡史:智人末日》一章中說到:
未来科技的真正潜力并不在于改变什么机器,而在于改变智人本身,包括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欲望。宇宙飞船其实只是小事,真正会惊天动地的,可能是能够永远年轻的生化人,既不繁衍后代,也没有性欲,能够直接和其他生物共享记忆,而且专注力和记性是现代人类的一千倍以上,不会愤怒、不会悲伤,而他们的情感和欲望等等,等同于 神。
对大多数智人来说,这个故事都实在太令人不安。我们比较想听到的故事,是未来仍然都是由像我们一样的人来主宰,只是多了高速宇宙飞船,让我们能往来于各个星球之间罢了。但是,如果说和我们拥有相同情感和认同的生物未来将会灭绝,由能力远高于我们的陌生物种取而代之,这个版本就比较令人难以接受。
人類恐怕沒有機會等到需要飞出太阳系那一天,就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所幸一切尚还来得及,人类的命运是否正如《人类简史》所预示的那样走向末日,地球是否如电影中那般面临太阳将发氦闪而不得不远走他乡,既取决于人类对大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心与不懈探索,又取决于人类是否应当珍惜当下所有,不辜负活着的每一寸美好时光。
正如电影中有句台词所言 :我们永远选择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