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写自己之所想,分享所读的书,所遇见的故事,所走的路,不知不觉,这些文字已经有了40万。
能力不够,勤奋来凑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笨拙的人,甚至有些愚钝。凡事慢热型,慢慢的随着自己的喜好去诉说。我不认为我写下这些文字一定能够出版,因为现在的出版作品要么要求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要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毕竟出版商需要考虑盈利的因素。而我的作品,在简书上,是非常小众的,其中有随笔,有史论性质的作品,有行走在路上的记录。所以,与其将它们称之为作品,不如称其为我的心路和行走的历程,是我自身的一个体悟。我一直认为好的作品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很好的启迪人心,给他人带来心灵的共勉和指导,二是自省的部分。飞速发展的社会,很难让人安静下来去思考自己的行为,老一辈的人还会通过打太极,写大字等比较安静的方式来同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沟通,而我们几乎没有这样的耐心,所以,我把写作当成与自己沟通的有效方式。通过写作的慢,可以让我一颗急躁的心的节奏慢下来,从而更全面,更通透的观察周围的生活。再就是写作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句话讲:学,然后知不足。对我来讲,写,然后知不足,是非常贴切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不懂的点、概念,会激发你立即去查找,去理解学习。再就是在写作中,为了保持文章的可读性,要求写作者要不断的输入新的讯息,而这些新的讯息,要求写作者不断去学习,认真的观察周围的世界,去阅读大量的作品,以支撑自己所写就的一篇篇文章。我讨厌华而不实的东西,更希望通过一些文字,传达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在严格要求这自己,智商不够,勤奋来凑。努力的去读、去写、去行走、去感悟,因为我相信,美好的故事,在路上,更在一个人的心中。
通过写作,更懂自己
要问我做的哪一件事情更有规律,更按时的去完成,我会说,写作。虽然说,我的写作不能愉悦全部人,但是它可以愉悦我自己。写作、读书、锻炼成为我下班后生活的全部。通过读书,充实我的观点和看法,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通过锻炼,让我的身体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而不至于被随便哪些病毒打倒。在他乡工作,其实我们的工作取得多大的成就,不是我们的家人多关心的事情,而是你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就像每一次我和家人通话一样,我关心的是爸妈的身体,和地里的庄稼的长势,父母关心的是我有没有瘦,工作累不累等。所以我在想,其实最纯粹的一种关系,就是你和家人的关系,再就是在大学毕业之前所交往的朋友。因为这里面没有太多的利益的纠葛,就显得简单。所以,一是健康,二是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才能支撑我不断的去求索,去写作,去完成更多的事情。
为什么说是更懂得自己呢?其实写起来,你会发现,你在尝试着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读者的时候,就是尝试着用这个观点说服自己,这个说服的过程,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带着这样的醒觉,是你用发问的姿态去阅读,去体会,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就会收获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我们常常慨叹像丰子恺、黄永玉、蒋勋等老师的文字是那样的生动活泼有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用心观察和体悟,才让文字如静水流深般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来。如是,写出心里最想说的,才是上品好文。
在简书写作,是会上瘾的
从原来的很多天写一篇,到现在每周都会更新几篇,我把这样的坚持看成是简书对我的“监督”。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简书上聚集了很多的写作大咖,他们高速度,高效率的更新文字,无形中给人带来一定的压力,督促着你去学习,去写作,去更新。所以这样无形的压力,促使我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乐此不疲。
我想,在简书上写作的小伙伴们,也有这样的感受。
说说你的感受吧,期待听到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