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另一家】:什么是美?
有关美的概念和理论,已经很多很复杂了。学术上的不遗余力只是增加神秘,使得对美的讨论变成了小众的阳春白雪。而由此引申开来上升到艺术范畴,似乎就只是“艺术家”的专利了。
或许,可以简单点儿。什么是美?就是与理想状态的契合程度。
一个事物的呈现,或者一个状态的表示,如果与你所期望的是一致的话,那么就会产生美的感觉。比如说去一家餐馆。去之前你对即将到来的美食有一个期望,如果你的确吃到了你希望的东西品尝到了你所期望的滋味,那么,这家餐馆就是美的。比如说去到一个景区,你看到了你所期望的山山水水,你就会觉得那风景是美的。当然,如果那里的风景超出了你的期望,比你的理想状态还要好,你自然会由衷的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真TM美”翻译过来应该是“美死了!”
这么看来,美,不是一种绝对存在,而是一种内心共鸣。所以,王阳明才会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由此,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几个判断:
1、美,是一个纯粹主观的感受,是完全基于个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于是,你认为美的,别人不一定认为美;别人认为美的,你可能完全没有感觉。对牛弹琴映射的其实是对一种事物没有同感的其他人。
2、美,是一种动态的感受。你今天认为美的,明天不一定认为美;你今天没有感觉的,并不意味着明天就不会产生美的感受。感觉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引导,例如,对于音乐和绘画的美的感受,在被教育的基础上,调整了心理认知,然后就感到了美,就好像刚开始不会吃河豚,被教育后可以更好地享受美。
3、美,是可以被教育的。从上一点我们不难知道,有关美的教育,不是要让人们了解那些所谓艺术的流派、门类、技巧等,无非是让人们回归到美产生的基本背景。就好像网上很流行的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告诉大家的怎么欣赏音乐。孩子们会随着音乐产生自然的动作,仅此而已。
4、美,如果能够持续地超出期望,那么,所谓的“流体验”就会出现。从微积分角度,如果你对事物的期望是动态的、系列的,而现实又是可以持续满足的,例如,到了一个风景点,一座座山、一道道水,不断超出预期,陶醉感就有了。
5、能够审美,至少说明还是有理想的。审美本身没有什么高低层次,只要能够有审美活动,就说明存在一种期望。期望,对于个体来说,总是一种向往,有它本来的合理。所以,审美,是通过期望建立来把人与其它动物进行区分的。
6、创造美,那就是要找到更多的人的理想的交集。从商业逻辑上来说,这创造美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共同需求;如果要为客户定制需求,其实就是要为客户定制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企业的使命都应该是一样的,就是在特定的领域创造美,或者更矫情一点说,美华生活。
前两年,在南开大学组织了一个有关“美”的系列讲座,涉及哲学、数学、设计等等。现在想来,只要关照到人类的期望,那就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