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合作的一个厂家是日本的企业。原来在中国区的领导者是一位中国人,所以非常熟悉中国市场,和客户关系打得一片火热,他在位期间,生意好的不得了。
在生意做到最高峰时,接到调令,被派往其他东南亚国家认一把手。被调走的时间也比较巧,就是2020年,他调走后,新来的中国市场的领导人是一位日本人。这位日本领导人做事一丝不苟,不允许任何人违反规定,虽然在国内也好几年了,但是对中国人的人情世故和谈生意的方式完全不了解。
销售人员和我聊起了有趣儿的事情,他们原来的中国领导人在批合同和签单子的时候都是从线上完成的,效率很高,而现在换成日本领导人后,合同必须盖完章寄到总部审核。以前他们买设备的时候,因为客户砍价,总价优惠个一两千很正常,他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操作,但是这样优惠完了的合同寄回总部时审出来了,日本领导人不同意,最后只能把合同寄回来,让客户重新签订。
他还说起其他市场的一位销售的同事,因为给客户谈的价格差里优惠了不到200元,这样的单子也被打回重新签订。其实这些优惠,他们的上级领导已经批准了,只是在这个大领导面前是不允许的,所以被打回去,这种感觉让客户很不舒服。
开会的时候让大家反映现在效益不好的原因,许多销售人员就抱怨说原来批个合同,两三天的时间,快的话,机器在一周内都已经发货了,而现在需要25天的审批,才能把这个设备卖出去。如果遇到竞争或者客户不舒服,那么这个订单有可能无法成交。还有的客户着急安装设备,你这迟迟还批不下来,也有丢单的。
就这样的效率,效益肯定不会好啊。更何况最近几年经济下滑,还进行这样的神操作,那结果肯定是不会好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上级大领导又把原来的中国市场老大召唤了回来。
我们开玩笑说,这位返回的中国ceo也运气太好了,在生意最高点的时候离开,又在生意最低点的时候回来,真是命好!不过话说回来,他在位期间得到了那么多客户朋友的认可,也得到了所有同事的认可,这是一种能力。
日本人向来以认真、仔细著称,在生产环节和质量把控方面,有这样的性格确实非常好,但是如果作为ceo,不能及时的熟悉和了解市场,不能灵活应变,为了追求完美的制度而大大降低了运营效率,那么被淘汰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