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没几天就又要高考了。」
每每六月之初,这句话就会如北京初夏的热意一般猝不及防地在耳旁响起,让我不禁想起08年的那个夏天。
相信当时许多人和我一样,因为自己的高考和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在同一个夏天而有一种特殊的奇妙感。
毕竟在每个学子的心里,自己的高考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特殊事件的伴随只是加强了这一感受。
而此后的志愿填写,恐怕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更是面临的第一个最重大的人生决择,没有之一。
研究生毕业也已经近九年了,参加工作之后的我,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会问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如果有机会回到08年的夏天,我会改变自己的高考志愿吗?」
路口
01
自己当年的高考算是有些超水平发挥的 ,即便如此为了稳妥起见,最后也还是没有报考一开始计划的上海的学校:复旦、交大有风险,而再退而求其次又不太划算了。
作为一名湖北的考生,当时如果考虑武汉的学校,进华科武大是没有什么悬念的,甚至能实现专业选择自由,只不过当时的自己一心想着走出去看看,所以目光又瞄准了首都北京的高校并最终定格在了北航。
(择校过程其实有许多现在想来也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机会的话另外再详细写写。)
可能是由于省会武汉名校聚集的优势,加上清北名头的光环掩盖,北航这个老牌的工科学校在湖北乃至整个南方的录取线实在不算高,而在北方却是另一番景象。
现在想来,这种由于地理差异、名校效应引发的信息不对称,是择校时候可以加以利用的。
也是得益于这个信息差,我还获得了签订「保证录取协议」的机会(这个名字其实是我瞎编的,当时叫啥我实在记不得了)。
简单来说,就是我在协议里按照意愿程度由高到低自选三个专业,只要我最后志愿填报了北航,就保证能上其中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尽量满足意愿靠前的专业。
如今是否还存在或者允许类似的操作,我也不得而知了,当年最后填写的三个专业分别是:理科实验班,宇航,计算机。
毕竟是「航空航天大学」,考虑「宇航」专业是很自然很稳妥的选择,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专业毕业后可以去往哪些企业,或者进入哪些院所。
至于「计算机」,连电脑都接触不多的我和父母,仅仅只是隐约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前景的方向,甚者都并不知道,其实北航的计算机专业即使放在清北面前也是比较能打的,把它纳入前三纯属误打误撞。
我不禁会想,要是放在今天,我们动动手指就能搜到海量的专业排名、就业数据报告、毕业去向统计,那次的决策过程会变成怎样呢?
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极大地便捷了信息的获取,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信息焦虑」,我们决策时可参考的信息维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处理的上限。
而在专业学择这样至关重要的事情上,复杂度无疑被急剧放大了,我想这也是如今的家长们比以前要更加焦虑不安的原因之一吧。
02
说回前面卖了个关子没有提到的我的第一意愿。
招生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北航的两个「理科实验班」:一个是8年的工科直博,具体专业会在入学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另一个是和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办学的本硕连读,需要学习法语。
当时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就选择了后者,原因很简单:读博周期太长了,把许多可能性给限定死了;我觉得学一门第二外语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就这样,我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在这不到30分钟的谈话中就尘埃落定了。
当时只是隐约觉得,自己应该是选了一个有些不一样的方向,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方向背后是一条十分不寻常的路。
不寻常的路
01
我经历的本科一年级可能放眼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几乎不学任何工科专业课程,而是全力投入到法语的学习中,考试也只有听说读写四门课程;后期有两名外籍老师用纯法语分别进行数学和物理的基础教学,目的也是为了熟悉专业词汇和表达。
对于这段可能许多大学生都不大可能体验到的经历,我一直有两个十分印象深刻的事。
如果国内中学的英语教学都和我们这一年一样,全沉浸式地以应用为导向,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哑巴英语」存在了(这个或许有些跑题,但就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
另一点是我的一个比较震惊的发现,我们的一些同学是在入学之后才知道自己要学习法语这个事情的。
原因也不难猜到:古有父母包办婚姻,今有爹妈代填志愿,他们的志愿是父母帮选的。
走出最后一场考试考场的那一刻,我们就彻底告别了学生的身份,而填志愿这件事,本该是我们像真正的成人一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最好开始。如果这个时候缺席了,这份遗憾或许总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时地出来叨扰自己。
而总想为孩子包揽一切的父母们,试想一下在将来的某一刻,万一孩子的学习、工作不那么顺遂,埋怨一句「志愿还不是你们替我选的」之时,该作何感想呢?
我很庆幸自己的爸妈在这件事情上给了我充分的自主权,让我在此后的大学生活里遇到瓶颈时,没有这类逃避困难的借口。
02
经过了一整年的高强度语言训练之后,我们终于开始了全法语的理工科课程。
从线性代数到近世代数,理论力学到材料力学,项目管理到专利法……
法国通用式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之下,我们的课程覆盖遍地开花,过上了和其他专业同学截然不同的日子,伴随的也是并不亚于高中强度的课业压力。
他们在金工实习的时候, 我们在练习法语口语。
他们在导师实验室干活的时候,我们在分组做 mini project。
他们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我们在学习做 PPT 和 presentation。
这忙碌的几年里,我们的同学中有的因为到了大学之后过于松懈而被淘汰了,有的因为无法习惯法语教学而选择了转系或者考研去了其他专业,也有的因为表现优异去了法国交流学习。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陷入过疑惑:学习的这些课程和技能,真的有用么?
毕业之后的我逐渐发现,即便是其他常规专业的同学,曾经也有过同样的困扰。
在法国交流学习了土木工程的我,拿着北航自动化的文凭,毕业进入了车企造汽车,随后又半路出家当了码农,如今研究起了人工智能。经历过的东家有世界五百强的外企,有几十人的创业公司,有一线的互联网大厂,也有前沿的研究院。
能够在这些领域间跨越,环境间转换,仅仅依靠书本上的几个公式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前面那个疑惑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弯路上的风景
有的朋友也许会指出,我弯弯绕绕地最后进了计算机领域,如果当初一开始就选的是计算机专业,是不是少走了这许多的弯路?
是也不是。
如果从追求一个效率的人生角度来讲,那么我确实走了很多所谓的弯路。
然而这些弯路,让我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拓展了人生的宽度,甚至是我在结识新的朋友的时候源源不断的谈资。
我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才仅仅走了个开头,那么在未来的十几年、几十年中,这些「弯路」还将继续为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填志愿的时候选的真的只是那几门不一样的课程么?我想更多的还是选的那至关重要的几年中,我们要相处的人,要生活学习的环境,要沉浸其中的氛围。
也只有这些,才能在脑海中的公式和定理在时间的冲刷慢慢淡去之后,还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其中也包括了这些吧。
写在最后
碎碎念地写了这么些,最开始我问自己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这个夏天,又将有一批年轻、鲜活、意气风发的生命个体,踏上之属于自己的追寻答案的旅程。
我不愿说祝你们一路顺风,只希望你们看遍想看的风景,经年之后回想起18岁的那个夏天之时,心中少一分遗憾,多一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