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正统继承者,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出生在驺国(今山东邹城市)马鞍山下的凫村,故居遗址至今犹存。孟子的生卒,古今多有推断。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他生于周烈王4年(前372年),卒于周赧王26年(前289年),享年84岁,这与《孟子》全书的人物和事迹基本符合。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3岁丧父,家境贫困,全赖其母教养。孟母“三迁其居”、“断机教子”,使孟子从小就立志学儒习礼,“设俎豆,揖让进退”。此后,“受业子思之门人”,上承子思、孔子之学,成为儒家正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怀着实行“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游说诸侯,历经邹、任、齐、鲁、宋、滕、梁(魏)等国,曾在齐为客卿数年,在梁也备受优礼和尊重。但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对其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齐)宣王不能用”,“梁惠王不果其言”,其他各国也都未肯采纳。
孟子游说至65岁,其政治理想仍无法实现,只好象孔子晚年一样,退居老家从事教学与著述,寄希望于未来。他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一起编著了《孟子》七篇,成为后世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施仁政,行王道”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孟子主张通过他所设想的新“井田制”,使人民有一定的耕地——私田,同时再为国家种一部分地,即公田,以达到既“以私养公”,又使民能够“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为“民(农)事不可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取于民有制”,告诫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要有一定限度。
政治上,孟子主张“以德服人”。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指出使用暴力并不能让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对以暴力治国,主张实行感化教育政策,强调精神统治。
重民思想,也是孟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从历史经验中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结论,所以他把人民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他说:“诸侯有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列人民为三宝之一,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把人民放在了第一紧要的位置。他这种民本主义的思想,在当时是很进步的。
但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实质,只不过是缓和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使封建政权不致毁于暴政,最终达到维护和延长封建统治的目的。
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良知”、“良能”,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也是先天固有的。在孟子看来仁义最为重要,仁与义比较,仁又是根本,所以他概括自己的政治思想为“仁政”。“仁政”学说的理论根据是性善论。
孟子还继承了孔子的天命论,认为一切都是由天来决定的,要求人们按照“天命”行事。他提倡“天才论”,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说前者是“圣人”、“大人”,后者是人民群众,后者天生要受前者的统治。
孟子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等奉为“天才”、“圣人”。孔子更被他看作是“超天才”,认为历史是靠这些“天才”人物创造和推动的。这充分反映了他的唯心史观。
孟子的一生,除20多年游历各国外,主要从事教育,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最快乐的事。他虽没有孔子那样多的学生,但就《孟子》一书所记也有十几人,其中公孙丑、万章等是他的得意门生。孟子写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词句简练,明畅犀利,雄辩而有气势,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孟子从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得儒家真传。但战国时,儒学又是诸子百家之一家。儒家又分八派,孟子只是其中之一。秦始皇“坑杀儒生,孟子徒堂尽矣。”西汉初年也只是把《孟子》作为“传记”,设置“博士”研究。
到了唐代宗宝应二年,《孟子》始被当作经典。后经韩愈、王安石、朱熹等人的推崇宣扬,孟子的地位愈来愈高。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清两代帝王也都竟相追封,使孟子变成了封建统治者顶礼膜拜的偶像。
孟子去世后,埋葬在邹城城东北25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林。县城建有孟庙、孟府。孟子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