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案六组》时,看到过这样一个情景,当时一个女孩子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被害在一个小树林里,距离小树林最近的是一个居民小区。
办案人员开始寻找目击证人,开始寻访的几个人都说前一天没发现什么异常,有几位大妈过来后,纷纷回忆着说,她们确实有点印象,说是前几天,有一个男的骑车来找过这个被害的姑娘,然后两个人一块出来了,因为那个姑娘也是这个小区的,当时大家还想来着,那个男的可能是她的男朋友,还议论来着。
之后就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说,前一天晚上七点多一点,当时新闻联播刚刚开始一会,他没什么事出来溜溜,走到小区门口,看到一个男人和被害者在小树林里站着,好象在争吵什么,还看到那个男的推搡了那个女的几下,还记得当时那个男的旁边有一辆自行车,这位老大爷说的非常肯定,办案人员基本上就都信了。
后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警官做实地模拟发现,在十月的天气里,七点钟天已经全黑下来了,那个小区门口离小树林起码有两三百米,小树林旁边的路上又没有路灯,那位大爷根本看不到这里。
可是那位大爷明明什么也没有看到,为什么会说的那么肯定,还说的那么详细,难道是那位大爷撒谎了吗?站在大爷的立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当时我看这一段的时候,非常的迷惑,总觉得那个编剧在瞎编,乱凑情节,糊弄人。
直到看了《看不见的大猩猩》这本书,才真正的明白过来,那个编剧写这一段时,是有一定意义的,也为后来的一些案子都要做实地模拟做下了铺垫,是我这个观众没有看了来而已。直到这以多年后,才稍微明白了编剧写这一段的意义所在,而且也明白那位大爷没有撒谎,他只不过是把记忆张冠李戴了。
原来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人有时会错误地把他人的信息当成自己的经历并存储在记忆里,当人们的信念、情感发生变化时,记忆也可能会改变。
那位大爷在前几天并没有看到一个男的找那位被害的姑娘,而是听其他人的议论,就单方面的把别人的记忆当成自己的记忆存储起来。后来知道那位姑娘被害,在主观上就认为可能是那个男的害了那位姑娘,于是在情感上倾向于这种想法,就有了自己加工过的记忆向办案人员描述。
在那位大爷的主观意识里,从来都认为这是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准确的记忆,其实他只是把别人的记忆当成自己的,并进行加工之后存储在自己的记忆里了。
实际上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你的记忆或多或少的与事实不符,可是你却认为这就是事实,你的记忆准确无误,特别是那些你能详细描述出细节的回忆更是坚信不已,你认为你能清晰的记起来,那就是事实,其实不然。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张三让你给李四捎句话,你可能见到了李四,也和他说话了,但是却忘记说张三的话了,可是在你的记忆里分明已经告诉张三了,还能明确的说出捎话的时间、地点,当时还有谁谁在场,可是李四根本都不知道有这句话,你再问当时的第三者,他也是一脸蒙。
我就遇到过类似这种的情况,记得有一年在家,老妈让我给在地里干活的父亲带杯水,我听了之后就直接去地里了,然后和父亲说两句话就回来了,回家就告诉老妈已经给父亲带水了。
我告诉老妈说,我直接把杯子递给父亲,父亲一口气喝了半杯子,说的非常肯定,其实那根本不是事实,而是我把以前给父亲送水的事情当成这次的记忆了。隔几天说起这个事情,父亲说我当时什么都没有带,只是过去转了一圈就回去了,我还说父亲记错了,可是当时弟弟和嫂子都说我那天根本没有送水。老妈也证实,其实那天我根本没有带水,老妈是第二天早上才发现的,当时那杯子还满杯水在桌子上放着,才知道的根本就是忘记了这件事。我才半信半疑的,承认自己记错了,可是在我的心里,就是认为他们记错了。
现在看了《看不见的猩猩》之后,才真正明白过来,记忆有时候也会欺骗你,你越是记忆的清晰,有可能越不是事实。
我记得上大学时,同宿舍的两个女女孩都看过同一个电影,并且对其中一个情节都记忆深刻,都很喜欢那个情节,有一在她们两个在宿舍里说起这个情节时,突然发现,她们说的却不一样,甚至连其中一个人的名字都不一样。
桔子分明记得那个情节是两个人在一个绿草茵茵小路发生的,可是阿粉回忆的情节却是发生在一个咖啡馆里,两个人回忆的电影中两个人说的话也不一样,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错,争吵起来。后来她们俩个找到了那个情节,重新放一遍时才发现,她们描述的都有偏差,她们都喜欢的那个情节发现一个小河边,两个人坐在凳子上边聊天边欣赏着河岸两边的风景,看看,她们都记错了吧。
所以当你看电视、电影、书时,看到喜欢的句子,喜欢的情节,立马用笔把它记下来,再想起来的时候,去翻看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才是保证你的记忆不会偏差的最好证据。
再有遇到别人的记忆不准确的时候,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认为人家故意为之,有意欺瞒,不要想东想西。而是人的记忆确实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也会把自己的记忆根据情感加工之后进行二次记忆的情况。所以遇到此种情况,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以平常心对待就好。
2017-12-2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