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减法

我自身发现一个蛮奇怪的现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对系统进行优化,然后把系统变得极其的繁琐和复杂,当时可能是因为新业务摸着石头过河,而且也没有任何可以对标的公司进行参考。但是很多无一例外都是做加法,然后变得越来越复杂。我想到我们作为小孩或者看到小孩的时候,他们都是天生很单纯的样子,非常的惹人喜爱,但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慢慢的变得复杂了,最后如果有幸觉悟的话慢慢就会回归简单,其实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没法悟到,想起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瓜和芝麻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王妈妈生了3个女儿,大女儿初中刚毕业,王妈妈就让大女儿出去打工去了,大女儿去了富士康,每个月2000左右的工资,大女儿除了日常开销会给王妈妈寄一些钱回去,王妈妈觉得不错,多葛女儿就相当于多一份收入,不过毕竟大女儿的工资有限,对于王妈妈的经济并无实质性改善,看不到前途。王妈妈女儿的老板郭台铭则不一,他可以从每个员工身上赚取20%的利润,由于大量的员工帮郭台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王妈妈的思维方式永远接近不了郭台铭的水平,也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穷,王妈妈想如果有10个这样的女儿,就有10份这样的收入,其实王妈妈的思维决定了她注定是穷苦的命。

 好在王妈妈的女儿出去了几年见了世面,发现了每个月挣2000元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告诉妈妈一定要让老3多读书,改变命运。王妈妈终于想通了,让小女儿读了高中,上了专科院校,有了专业的技能。老3的生活虽然不能和郭台铭相比,但是好了很多。这就是思维的转变带来的芝麻和西瓜的变化。生活中很多人忽略了自己时间的重要性,很多时间放在了捡芝麻的事情上比如说:

1.点赞多少可以免费领取什么包之类的。2.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3.为了几块钱的红包而兴奋不已。4。为了一点折扣或者为了免费的饮料排长队。5.为了节约十几块钱,多花几十分钟走路。等等数不胜数。这些行为其实就是没有分清楚自己时间的价值以及没看到芝麻和西瓜,其实上面的话说得很决定,我想很多人会反对,你特么这么过人生还有撒意义呢!其实也是哈哈,如果你有很好的背景以及好的环境可以有浪费的资本其实也没什么的,因为我只是一个凡人,一个想变得更强或者说我想变得更加真正优秀的人,所以我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获得它。而且我发现越是收入低的时候,人对这种捡芝麻的情况就越频繁,忽然想起罗振宇在《知识就是力量》中提到的一个获得了若贝尔经济学奖励的人提到关于窄化效应观点,人在某种特定情景中眼光或思维会变得极其短视,忽视了长远的考虑。

    甚至包括之前大名鼎鼎的雅虎公司,曾经的互联网第一公司,在短短10年时间就溃败了,雅虎做了太多的服务产品,但是很多产品都不是世界第一,而且产品的在线服务以及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可能就是业务太多太广太杂导致什么都做不精,最后被其他在某一领域做得好的公司碾压了。就是说到底本质是:思维方式对应的是减法思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核心价值点,把这个点做大做强。其实拥有了好的思维也是需要I能力的,不能指望运气,能力是需要靠长时间的培养,可以在职场中刻意训练自己而不是当作一份工作对待,耐得住寂寞,或许有一天会有捡到芝麻的时候也或许捡不到,这是一个概率的社会,我能做的就是提高一点捡到西瓜的概率而已,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因为身边太多人都是在捡芝麻,捡西瓜的人少之又少,这么算的话,捡到西瓜的概率还是蛮高的哈哈~~大家努力,不说了我要出去捡西瓜了~~~祝我好运~~~~

回来总结下:1.讲了王妈妈女儿的故事从中提炼人的思维不同结果。引出本文的芝麻和西瓜主题,列举了芝麻的事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人忘记了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西瓜是什么,以及说了如何捡到西瓜-减法思维-专业领域做精。捡到西瓜剩下的就交给概率吧~~哦买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