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朋友说他在旅游,他向来不是多爱旅游的人,多关心了几句,他实话告诉我说他是在散心,因为前几天他一个姐姐死了,二十几岁的大学生,自杀死亡,他说她一个人在外面自杀,孤零零的好可怜…
是了,他也曾患过抑郁症,也曾经想不开自杀,只是没成功而已,发生这样的事,他难免想起他从前那些难挨的日子,去旅游也就能理解了。
我安慰了他几句,突然想笑。
除了深交的几个朋友,极少人知道我也是个抑郁症患者。是的,明明自己也很痛苦,但是我还会笑眯眯的安慰别人,很讽刺。
我父母也不知道我的情况,甚至他们也算始作俑者。我不清楚自己现在还有几分抑郁,但是我知道自己现在活的很没力气,迷茫、挣扎、沉沦、痛苦。
刚刚不知怎么,搜索了自杀两个字眼。
知乎上有两条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一条这样写到:
自杀是每个人的一种权利,同时每个人也没有义务一定要活着对吧。我会对死者表示很深的同情(譬如我们学校一位被冤枉逼到自杀的学姐)。但如果是我自杀死去的话,讲真,我好希望所有人都骂我无耻败类废物,没用到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这样我即使死了,我也会由衷的说一句:多谢你们,我真是没做错这个决定呢。反对已有的除了排名最高的所有答案,你以为只是所谓的一点点“挫折”,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他的父母用无休止的言语辱骂甚至肢体殴打,你有没有想过在他死之前是多么的痛苦和纠结——对家人的失望,对朋友的失望。以及他们在心里不知道做了多久的斗争才最终选择了去死。你们凭什么靠几句话评定他们自杀的行为是对是错!以我之见,我倒觉得那些冷嘲热讽的人才是真正的懦弱废物,只能靠嘲讽死去的人来获得一点点心理平衡吗?最后,我没有什么看法,这是你,我,她每个人的权利,我们都有资格选择自己是否活下去。
另一条回复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那文是这样写的:
作者:零距离课堂
来源:知乎
记得《最强大脑》里有一期节目曾引起热议。在中国和意大利的国际PK赛中,有一场是意大利小孩安德烈拉托雷和中国小孩李云龙的对战。两个孩子的任务是记忆51对新郎新娘的随机站队顺序,并用人偶模型把排位展示出来。最后按照规则是意大利那位小孩获胜,镜头忽然切换到了李云龙,只见他突然手捂额头,失声痛哭,哭得眼镜都从鼻梁上掉了下来,嘴里不断念叨着:“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重复说了有十多遍,难以接受自己失败的现实。这时,主持人发现那位意大利男孩也在落泪,就关切地问他怎么了。意大利男孩答道:“我看他哭得这么伤心,也觉得很难过。”
孩子突如其来的反应,使很多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否在生活中我们太在意输赢了,以至于潜意识地给孩子灌输了“犯错就是失败,失败就是毁灭”的思维,导致许多孩子都有“输不起”的心态。然而事实却是,在中国以成绩论成败的教育中,孩子们不光是输不起,而是不敢输!在中国的教育中,学校、家长、老师眼中只有“成绩”。这简单的两个字却牵扯到各方利益:学校:升学率上升,就能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分配,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家长:孩子成绩好了,会在亲戚邻里面前面子十足。老师:班上学生成绩好,就可以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会得到学校重视,升职加薪妥妥的!于是成绩在各方眼中变的无比重要,为了刺激学生们努力学习,甚至会因为成绩而给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它们根据孩子的成绩差异会分出:优等生、差生,火箭班、差班。而相对的,优等的学生、优等的班级,都会享受好一点儿的待遇。
记得高中时:学校规定优等班的学生可以夜晚开灯学习,而较差的班级开灯夜读就会被拉出来罚站。还常常被训斥到:“人家是为了学习,你们是为了玩!”虽然有一部分的孩子确实是为了玩,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是真的想在夜间的时候学习。然而这些没人会管,他们已经被打上了统一的标签:差生,失败者!学校不会在意你是否有努力向上的勇气与决心,总会先给你打一个万劫不复的标签。从而不断加深“成绩差等于成败的人生!你是差生就是失败者”的思想观念!而失败者是不配受到家长与学校的尊重,甚至有时会被限制自由,贬损自尊,剥夺快乐!在此教育下,导致孩子需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随着压力和痛苦的堆积,抑郁心理就形成了。慢慢的导致孩子不敢失败,畏惧失败,不敢输,也同时输不起!这种失败对于孩子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没有适当的心理疗伤最终导致的,往往是孩子走向极端!
看着看着眼泪就落下来了,感觉就像是在剖析自己。
我小学初中高中成绩一直不错,可以说是亲戚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没人知道我有多害怕考试,不,或者说是考试结果那些数字,结果也不一定太坏,但我就是害怕。大多数学校学生都会分三五等,我的学校也不例外。我初中在我们那最好学校的普通班,高中也是最好的学校的普通班,学习成绩中上游,说不上多值得骄傲,但在我们边城,读好学校就是让人羡慕的事,一进学校就被打上了好学生的标签。
于是,你就必须得考出成绩来,必须持平或是上进,一但成绩倒退了,那就是你不努力,只有心情不好、生病了…等其他因素,别人不会在意,他们唯一在意的就是你的分数。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中考后发生的一件事情。
我家在边镇,虽然条件不算太坏,但也是农村人。我妈是个极爱炫耀的人,她生在农村,但是我们家亲戚大多条件都比我家好,满足不了她的优越感,于是孩子就成了她炫耀的工具。
我不觉得她为我们几个孩子感到骄傲有什么错,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别人的赞扬。但是…我终于还是受不了了。
我中考成绩出来后,挺不错的,第二天,我妈就给我一个小学同学的妈妈炫耀成绩,一听我的成绩甩他三十几分,回家后就一个劲儿的夸我,“幺儿幺儿”的叫,但是第二天,她在路上碰到了另一个小学同学的妈妈,一听人家姑娘中考成绩甩我二十多分,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我一巴掌说我考少了,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叫骂。
这样类似的事发生过多少次我也不清楚,唯独关于中考成绩,我一直记忆深刻。
我高二的时候,成绩没以前那么好了。学业很重,压力很大,但也还行,考个本科也没什么问题,也就是那一年,妈的口头禅变成了:“你怎么学的?”“成绩越来越差!”“老子拿钱你就是这么给老子念书的吗?”…
我左耳患病已久,那一年听力突然急剧下降,偏偏因为成绩我和妈的关系降到了冰点,爸爸又不在家。
最后我还是给我妈说了,我记得她当时冷笑:“耳朵疼?成绩那么差…”那是我和她发生的最激烈的争吵。
最后自己借了钱看了耳朵,却再也没治好。
高二真的很难熬,那个时候成绩差,和家人关系差,很抑郁。
后来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拿生活费,她总是会骂一通,然后把钱扔到地上。我真的想我可能不是她亲生的,以至于我要活的如此卑微。
分数成了我的一切,每周都会无数次给自己建立心理暗示:你不需要管分数,你只需要好好对待考试,天天刷题。
每天早上六点二十准时起来上早自习,每天晚上开着台灯熬夜熬到十二点才睡去。以为这样良心会安心一点了,但每次她那一句“考不好就别给老子念了”总能压垮我,课堂上认真听着课,突然想起这句话,眼睛就湿了,再也听不下去。
很长一段时间浑浑噩噩,高考仿佛成了我这一生的诅咒。
后来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去了朋友家,实在不想面对我妈的失望和痛骂,但是在高考最后一段时间,我真的努力了很久,可最后还是与理想失之交臂。
复读,没力气,我没勇气。涉及到金钱,我妈仿佛就变得很自私了,我终还是没有复读,我想我也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
高考后吗三个月假发生了很多事,比如村里一个姑娘初中就没念书去挣钱了,另一个和我年岁相当的姑娘要结婚了,明明才十七,明明无力承受很多事,但事事都向着我。
我妈每天念叨对面那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如何不错,村里的姑娘挣了好多钱,她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了,而我呢?一无是处。
我站在那处悬崖边,差点就跳下去了,我妈在后面看着我哭,她说我就是来害她的。电话里爸爸的声音很温暖,一如既往的带着关切,我望着崖底的乱石,突然就没勇气了。
我觉得我的出生可能就是个错误,生在一个计划生育的年代,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可世界上还有好多风景我都还没去看呢,我舍不得。
如今,我妈还是会骂我,只要她不顺心,只要她有气。我已经习惯麻木了,无关痛痒,虽然心底还是有在意,但也无所谓了。
迫切的想要独立,可又想自己做出成绩。每天上课下课图书馆,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今晚忽然翻到了高中的旧日记,才发现也不是每天都那么阴暗,也有那么些许快乐的存在,我突然怀念从前的日子,突然好想人生再来一遍,我从头改,不管是性格或是成绩亦或是面对挫败的方式等等。可哪里有那么多机会呢?
对不起,我是不是带给了你们很多负能量。不知不觉我写了这么多字啊,写字的时候我妈看我手机屏幕亮着还骂我呢,可写完了心里却异常平静。
我真是一个奇怪的生物。我想。
我不知道读文章的你如何想,但请不要不要只顾孩子飞得高不高,也要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
成长中的孩子啊,敏感,脆弱。
诚如我朋友所言:生命也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