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淘汰制,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间,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一家企业,一个女强人,格力董明珠不仅没有在疫情期间裁员,反而说要扩招5000名大学生。
在疫情期间,格力这样的实体企业备受煎熬,2月的销售几乎为零,但即便这样,格力也没有去掉员工该有的福利,甚至表态说3700套员工大厦已经完成,可以让员工陆续入住。
董明珠还表态说:我从来不会搞末位淘汰制,因为这个队伍总有一个排在最后的,你把最后一个淘汰掉,这不公平,给他合适的岗位才是最重要的。“
“我从来就没有裁过员,以后也不会裁员”,董明珠说到。相比较阿里、华为这样的大型明星企业,都是坚定的末尾淘汰制拥护者,员工超过35岁就有巨大的危机感,相比较而言,董明珠真的算得上是女中豪杰了。
阿里给末位淘汰套上了江湖文化!
别看阿里什么“逍遥子”“扫地僧”“达摩院”,其实阿里是坚定的末位淘汰制拥护者,阿里的271制度就是马云第一个请来的EO关明生帮助建立的。
271制度就是在同一级别中,比如经理职位,要确定谁是最好的20%,谁是最差的10%,最好的当然是晋升、奖励、激励,最差的当然什么都没有,还有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而且比如奖金100万,前20%优秀的人要拿走其中的40-50万,甚至比一半多,如此奖励够不够大气!
在阿里,要晋升肯定也是优先考虑2,末尾淘汰制这一套体系是通用电气的CEO韦尔奇发明的,关明生就深受其影响,帮阿里建立了这种完善的价值观体系,深入到阿里巴巴的绩效中去。
这套体系,我们经常在房地产中介,和房屋销售中见到,马云给这套东西套了一层本土的外壳,叫做武侠文化,其实本质上还是和国际接轨的。
在阿里,如果一个员工在考核周期中处于末位,很多员工都会自己提出离职,毕竟被辞退的名声不太好!
华为的柔性末尾淘汰制!
华为也是坚定的末尾淘汰制拥护者,开始的时候华为把考核分为ABCDEF六个等级,后来慢慢分为ABCD四个等级。
A为优秀占比10%,B为良好占40%,C为正常占45%,D为需要改进占5%,如果考核连续为D,那么意味着将有可能被末位淘汰。
不过华为的末位淘汰比较人性化,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淘汰,华为会让不适应岗位的员工会总部再培训,可去新的岗位应聘,应聘成功后可转入新岗位。
华为的理念可能是来自西点军校,西点军校选拔高级将领,即使全部优秀也要淘汰5%。
华为各部门每年5%的淘汰比例不会动摇,但是在执行上会比较柔和,任正非要求思想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
其实,真正被淘汰的也不多,5%更多会自己选择离职,面子上过得去,而且华为还会给几个月的工资当作补贴。
末尾淘汰制,到底好不好其实也备受争议,起初的时候你可能痛恨,但慢慢地当你习惯之后发现不得不依靠他生存,这就是体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