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打开家门,猫,就在那里等着我。——题记
今天晴。早上的消息是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84例(含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97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7332例,实际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19442例,其中1894例确诊病例和16998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从数据看,稍微有所好转,但不知明天如何。副总理在今天的调研会上指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牢牢锁定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目标,促进“采、送、检、报、转、收”各环节紧密衔接,下定更大决心把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实现“四应四尽”、日清日结,全力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今天的工作例会上主要领导也提出:“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社区阳性感染者和密接人员及时转运收治隔离,做好分类转运,全力提高转运速度和周转效率,针对特殊群体的转运隔离必须更加人性化。各工作专班、各工作组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并联运作,千方百计提高核酸检测匹配度,“采、送、检、报、转、收”高效衔接、一体协同,下大力气加快混管追阳速度,想方设法压缩入院入舱环节。要分级分类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立足于早,做到关口前移,提前介入轻症救治,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全力提升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强院感防控。”
是的,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两年多的时间里,新型冠状病毒肉眼可见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公共场合戴口罩、出门在外勤洗手、生鲜冷冻食品要熟透再吃……病毒到底有多可怕?人类与病毒缠斗的历史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其实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奋斗史。记得我曾在前年看过一部片子,名字我忘了,它是按时间顺序盘点了人类历史上七次重大恶性传染病事件。
第一次是古希腊“雅典大瘟疫”。公元前几百年,古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爆发了战争。雅典为了避免人民遭受斯巴达陆军的攻击,采取了将大量人民收入城中的措施,导致了雅典城的人口暴增,卫生压力也随之暴增。战争爆发的第二年雅典爆发瘟疫。这是由于进入雅典城的一部分人身上携带有最早出现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一种神秘的传染病,结果这种传染病就在雅典城里开始疯狂传播。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对其进行了详细记载,“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这场恐怖的瘟疫持续了整整3年之久,它是人类历史上记载较详尽的最早的一次瘟疫,直接夺去了雅典约1/4居民的生命。这场瘟疫导致雅典在战争中失败,古希腊文明由盛转衰。
第二次是古罗马“安东尼瘟疫”。公元一百多年,安东尼王朝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爆发了瘟疫,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根据记载这场瘟疫是在外作战的士兵将传染病带回罗马的。病人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泻,呕吐,咽喉肿痛,发烧,手脚溃烂,皮肤流脓……侥幸活下来的人也会全身生疮,身上的疹会像鳞片一样脱落。古罗马著名的医生盖伦对这次传染病作了详细的记录,后世学者根据盖伦的记录猜测这次瘟疫最可能是:天花。这场恐怖的瘟疫肆虐的时间较长,前前后后达到十几年,中间出现了逐渐消失又突然爆发的情况,根据估算整场瘟疫导致罗马本土大量人口死亡,高达500万之多。
第三次是拜占庭“查士丁尼瘟疫”。查士丁尼皇帝统治下的拜占庭帝国爆发大规模鼠疫。鼠疫最先发生在埃及通过船只迅速地传播到地中海的各个地方,并导致一部分人死亡。最初人们并没有在意,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鼠疫迅速蔓延,很快发展到每天上万人死亡,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近一半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大量尸体不论男女、老幼和贵贱,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一起。之后,鼠疫反复爆发 ,每次发作的威力均未有丝毫减弱。由于感染鼠疫而导致人类繁殖能力受到损害,拜占庭帝国和地中海世界人口损失极为严重。这场传染病持续了将近1年的时间,根据君士坦丁堡公布的数据有23万人死亡,而君士坦丁堡之外死亡的人数则无从知晓。
第四次是欧洲黑死病。这个是指中世纪时期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大瘟疫。患者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所以称为“黑死病”。
这场恐怖的大瘟疫几乎人人皆知,它对欧洲人造成的伤亡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这场瘟疫起源于中亚,当时的蒙古军队横扫半个世界,一口气打到了黑海边的卡法,同时也将瘟疫带了过去,之后瘟疫又被带入欧洲。据说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死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这是这场灾难亲历者对佛罗伦萨的描述,当时的情形有多惨烈,可见一斑。这场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
第五次是美洲大瘟疫“天花”。自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也将天花病毒带进美洲,致使美洲土著人种受到极大冲击。他们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原住民,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几千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却只剩下不到100万人。这场瘟疫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
第六次是19世纪的霍乱。它共有7次全球性的大流行,其中有6次是在19世纪,因此也被称为“19世纪的世界病”。霍乱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仅印度,百年间就有超过3800万人死亡,霍乱病的发作,引发了欧洲在供水和排污方面的一场思想革命,并波及美国及全世界。
第七次是西班牙大流感。它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一年之内席卷全球。使得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近4000万人死亡,而当时全球也仅仅只有17亿人。其名字来源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也因为这样后来将这次传染病事件称为西班牙大流感。西班牙大流感持续的时间长达18个月,后来就完全消失不见了,至于是什么病毒造成的也没有去真正地研究过。此次流感全球平均致死率约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非常致命,当时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
从这七次大传染病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历史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传染病一旦爆发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管持续多久最终都会被人类打败。当然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传染病事件远远不止这七次,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每次大传染病的爆发大都与人类之间的战争和对大自然的破坏有关,因此我们应该维护和平,敬畏自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爆发的可能。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每当我打开家门,猫,就在那里等着我。”猫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的存在对我何等重要。我们一起度过春夏秋冬。共同面对“未来”。虽然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别,但有猫咪相伴的每一天都如此珍贵。如今的疫情还在继续,我们的心还是沉浸在无限的烦闷中,于是我试着去看窗外的风景,看那些花花草草疗愈自己。我一直记得马尓克思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这样一段话:“多年以后,当他试图回忆那个被诗歌的魔力理想化了的姑娘原本的模样时,却发现自己无法将她从昔日那些支离破碎的黄昏中分离出来。即便是在急切等待着她的第一封回信的那些日子里,在他悄悄地望着她却不让她发现的那些日子里,他看到的也只是午后两点的阳光下和纷纷扬扬的杏花中她隐约的轮廓,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那情景始终都停留在四月。”故事的结尾,阿里萨和费尔明娜登上挂着霍乱的黄旗的轮船,希望不受打扰地开始旅行。当船长问阿里萨需要走到什么时候?阿里萨坚定地回答:“一生一世。”《霍乱时期的爱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坚守。爱一个人,不能相聚,却守望一生。这份美好,这份执着,让人感动。爱情可以,同样也适用于亲情,友情。一生中,总有那样一个人,把你放在心里、牵挂你、真心地为你祝福。人生总有一些事,不尽如人意,不完美。幸好,还有希望。请珍惜那些走过山河来到你身边的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花了多少时间来看你。而生活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我们努力地向上,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时会发现,每一点进步,都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