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edium上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How to Email with an Old Friend After Falling Out of Touch ,说作者偶然在网上碰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就跟人家寒暄了一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事情到这儿也就了了,但是这个作者就开始琢磨:我是不是显得太虚伪太客套了啊……如果我把过去十年之内学到的东西罗列出来,跟TA展示一下……这会不会是一个好主意呢?
It's a god damn brilliant idea!
对于我来说,「失联」的老朋友大部分都是小学和初中同学。高中的时候我还在苏州,所以或多或少还有联系;而到了大学我去往南京,很多关系就这么断了。这样的话,仅说过去五六年的得失应该就够了。
那么在「没有你的五六年」中,我知道了——
模拟考试是必须去完成而又非常危险的东西。小心!
每天和不太熟络的同学或是同事打个招呼,哪怕只是微笑一下,都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大部分事件不要去考虑概率,因为只要一次成功足以,无数次的失败会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比如表白,比如找工作。
从现在开始奔跑,这是一个能够陪伴终身的爱好。
那些疯狂的事情要尽早去做,比如没日没夜地在宿舍开黑,比如辞职去寻找真正的自己。
离讨厌的人远一点,不管TA是谁。不要考虑得失,快乐高于一切。
把想法写下来,它们都是财富。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据库和编程。这是任何一个数学系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从事的工作和学校学的东西完全不沾边,但是潜移默化中还是会有所裨益。
关于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是很有意思的课题,只是在浮躁的大环境下,它更多地只是一个噱头。
数据建筑师的前景可能比数据分析师要更好,从供求角度很容易分析。
冗长的会议让人感到绝望。我好困。
球星卡的市场,水很深,尤其是在国内。福包,呵呵。
成为一名教练。最快乐的时光是和这些塔夫的姑娘们一起度过。
两个人,贴心。四个人,舒心。六个人,勉强可以接受。六个人以上,再见。
在几百个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自己的风度。
第一次做很多菜。糖醋排骨和菜饭广受好评。
表白应该是最后的那根稻草。感情和健康状况一样,如果经验足够丰富是可以感知的。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合适就赶紧分了吧,浪费的时间比之前的那些付出值钱多了。
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教授。
帮别人找工作,比自己找工作还要吃力。
花了很久设计了一份用来找室友的调查问卷,虽然最后没派上用场。
找到自己的团队中的位置。发光发热。
Let's Go Raptors. Fuck Brooklyn.
我永远不会独行。
这张单子也许还不够完整,日后估计还会有所补充。如果我把它发给那些「失联」多年的老朋友们,会收到怎样的回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