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今天我们公司去一个公益机构叫雨花斋,做了一场主题叫《会爱》与《正念体验》的家庭教育讲座,李老师讲《会爱》我带领正念体验部分。
在答疑环节的时候,有一位漂亮的女士表述了这样一件事,在表述的过程中一直在哭,她说:从小生活在有爱的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她很好,干什么都支持她,宠着她,结婚后公婆,老公都宠她,做什么都支持?以至于是使她成为女强人,孩子不跟她说话把们关起来。结婚前她下岗了,婚后没有在工作。后来学习传统文化,做了志愿者,自己做出了改变孩子跟她也有说有笑,关系也好了,具体她做出什么改变没有说,可是她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一直在哭,她说:我有时候在想他们不这样宠我,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强势,不这样痛苦,当初我下岗的时候,我爸爸在努力一点我就不会下岗,而且她发现自己在家里永远是付出那一个。
李老师就问她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她说她需要价值感,那我们做咨询的原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下是李老与这个女士对话。
李老师:那你做什么事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有没有表扬你。
女士:没有
李老师:那你老公呢?有没有什么事情上表扬过去你,有没有你想买房就买房,想买车就买车。
女士:没有
李老师:你家几个孩子
女士:两个还有一个哥哥。
李老师:你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吗?
女士:没有我爸爸是老师不会这样的。
李老师:一般家里老大男的,老二女的,老二都是能干委屈的。
那你父母表扬你哥哥多吗?
女士:多啊?我哥非常优秀学习好,会说话,会办事,我总是想追上或者超过他,怎么努力也不行。
对话到这里大概大家都听明白了,她觉得他父母都支持她,事实上是从来没表扬过她,对哥哥多赞扬,亲戚朋友过年凑在一起也会说,你看你哥多优秀。
她心里对哥哥是有嫉妒的,想要超越她,只是自己 能力有限超越不了,一辈子在追着哥哥的脚步,活在哥哥的阴影里面。
对父母内心深处是有怨言有委屈的,之所以在家里是付出的,都是在努力讨好,想得到认可。
所以一直哭。
李老师为了让他占时解脱,给了一个合理化认知,说既然你干不掉你哥怎么办?一个是找一个你哥哥不擅长的,你搞明白做好弯道超车心里就平衡了,另外臣服你哥哥,拜他为师,据这位女士说他哥哥现在是国学老师。
女士马上就破涕为笑了,最后我们跟她建议练习正念彻底改变人类的底层逻辑,人类由于进化形成了一套自我保护模式要不逃跑,要不战斗。
她之所以在头脑里想象说自己父母,老公都是支持她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