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受
1.自我接受是自尊感赖以发展的基础。
2.自我接受的三层含义:一是站在自己这一边,拒绝与自己对立。这似乎与从小接受的先人后己,严于律己有点矛盾。小时候总是听家长说,不要光看别人的毛病,要多看看自己的毛病,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所以身边就有很多对自己严苛的人,但他们的眉头一般都是紧皱的,活的不快乐的居多。 第二层含义就是乐于体验并接受自己的情绪情感。不带排斥和逃避。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某种情感后,这种情感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就会慢慢的从你的心底退出。体验情感有自我自愈的功效。面对自己的犯的错,从心里承认了它,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的从中接受教训。小孩的问题就是容易不愿接受,不愿面对自己的错误,受过的的伤,不愿意再将伤疤揭起。不愿再去面对失败情绪,而最终选择遗忘。但这种遗忘,并不会让负面情绪就此消失,它会让负面情绪不断在心底淤积。第三层含义:自我接受包含着同情的思想和自我交朋友的思想。对于一件自己做错的事,懊恼不已无益于事情的解决,找到自己做这件事的初衷,会从根本上减少不再犯同类错误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善意的理解当初的想法,理性分析,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自我训练:“无论我有多少缺陷和不足,我都毫无保留的完全接受自己”。这里的“接受”不等同于“喜欢”,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得接受,因为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最大。如果你能臣服于现实,臣服于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就将活的更加真实。这里的臣服就是接受。当你能真正接受现实,接受自己,与自己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你将会更有动力去改变自己。意识并接受原本自我排斥的那部分自我,实现自我意识的整合,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我的被排斥的那部分自我是什么呢?
4.试验。如果你不能接受某种经历,那么你就先接受对这种经历的抗拒吧。以此为起点,最终会到达你能接受的起点。
5.关于“自我接受”的两个谬误。一个是如果我接受自我的现状,我就要赞同其他的一切事情。另一个是如果我接受自我的现状,那么就是我不积极主动改变现状。其实接受现状是自我变化的前提,否认现状只能使自己陷入泥泽之中。
6.当我们拒绝自己的缺点时,我们也会漠视自己的优点;当我们逃避心中的阴影,那么也会逃避心中光明;我们可以压制能使我们蒙羞行为的回忆,我们也可以压制能使使我们欣喜行为的回忆。我们可以像惧怕缺点一样惧怕自己的长处。最后的结果正如尼采所说“我做了这件事,记忆说道,我不可能做过,傲气无情的答道,最后记忆退却投降了”。对自己最有害的错误——排斥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