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关于深圳四胞胎家庭的新闻,从伦理剧变成商业片,再一次刷新了道德底线。
这一对来自深圳的夫妻,在2006年就因“自然受孕”出生的四胞胎而走红,近十年间接受了政府和社会的无数资助,夫妻俩对外界一直以“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悲情形象出境,获得网友和社会各界的同情和关注。
在2016年,四胞胎家庭报名参加了房屋改造节目《暖暖的新家》,在房屋改造的过程中却被爆出还有一个大女儿,一直以“蜗居”的形式住在家中的储物间,引发了网友“重男轻女”的议论,后来四胞胎家庭又被爆出还有另外一个女儿,在韩国留学,再后来又被网友爆出,深圳四胞胎爸爸是某上市公司股东,多年来“苦情父母”的形象,以及节目中60平米的房子,只是一个表演的舞台。“不足五平米的卧室,仅有一平米的厕所”背后,竟然是一个靠眼泪博取利益的富裕家庭。
其乐融融的家庭成了罗尔事件的4倍加速版,明明比80%资助的人都有钱,却做了80%的穷人都不齿的事。
总觉得,人格跟贫富没关系,它有时是,你承认自己穷,但你从来不哭穷。
想想自己读书那会真是穷,同学大多都住在奥克兰东区和南区,那所学费便宜的学校中,很少有人是纨绔子弟,于是我们总是在周末傍晚的平价超市里撞见,手探向同一个特价区域,彼此心知肚明,嘿嘿一笑。那两年的聚会也是一样,大家都时兴AA制,谁也不占谁便宜,谁也不让别人占了自己的。一顿饭下来,我们从裤兜里掏出薄薄的银行卡,搭在pos机上,就那么一刷,交付了自己的饭钱,也为人格买了单。
在国外生活,发现每走几步就能遇见另一个圈子,阶级与阶级之间交叉很多,这里富人很多,穷人也不少。人富了大概都用千篇一律的姿态活,拉菲游艇大别墅,而穷人,却穷出千奇百怪的样子。
我最不喜欢的一个姿态,就是哭穷。朋友之间“我没钱啊这顿你请了”是一种利用,男女之间“你是男人你该掏钱”更是一种廉价的表达,我的父母在我出国前,说得最多的嘱咐是,“你不能占别人便宜,遇到困难跟爸妈说。”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一辈子攒出一张存折,最怕的就是女儿走到了穷途末路。
我的父亲母亲,在组建家庭的时候,才二十岁出头,除了吃苦就什么都不会,完全是傻二愣的年轻人。据我所知,父母在有了我之后,生活陷入窘境,是那种全家只能供得上我吃食的窘境。他们不得不找到亲戚借钱,那一个个“没有”的回音,让他们在此后的岁月里,再也没有过同样的举动,不是因为生活好起来了,是日子再难,也要咬紧牙关死撑,他们不忍听见在手心朝上时自尊碎掉一地的声音。
奇怪的是,从我懂事开始,经常看到有陌生的叔叔阿姨到我家来借钱,每次爸妈都用一晚上辗转反侧,第二天亲自把现金送过去。有一次我在餐桌上,疑惑地问爸妈,“我家是不是特有钱?”爸妈不说话,筷子上起码夹了三个月的炖白菜。我那时才不足10岁,不懂那样的沉默。
今早读到范雨素写的文章,她在北京做育儿嫂,一辈子坎坷却热爱读书,她写下的文字充满力量,“在我成年后,我来到大城市求生,成为社会底层的弱者。作为农村强者的女儿,经常受到城里人的白眼和欺侮。这时,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负,就取得生理上的快感?或者是基因复制?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念头,我碰到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弱者,就向他们传递爱和尊严。”
鼻子一酸,想必父母当年的沉默,背后是一样的缘由。
在去年回国的时候,一家人聚餐,我的外婆突然号啕大哭,为我那本说尽辛酸的书。外婆说她读了整整两遍,难过得不行,“我家娃子怎么过得这么苦?”我实在不记得她是个爱好文学的老太太,印象中她是个女老汉,要么花整天在公园把扑克牌扇得啪啪响,要么就对我们晚辈忆苦思甜,“刚生完你妈,我就去刮大白,上上下下,完全不弱于男人!”
饥荒年代,外婆有4个孩子,外公是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大男子主义,外婆愣是一个人主内主外拉扯4个孩子长大,再难也没管别人借过一分钱,倒是有亲戚串门,外婆总把粮食从孩子口中挤出一点,揣到别人的兜里去。这些事,连街坊邻居现在还说她,“你傻不傻?”外婆眯着眼睛,她手里捏着一把牌,只管眼前的输赢,想不起太久远的事。
大概是外婆“刮大白”的那种心态影响了这一家的女人,六十年前她在墙壁间举着上下翻飞的刷子,六十年后她的孙女在异国讨生活,用的是同一种姿势。谁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外婆到母亲再到我,看不到的人格,也无声无息地传承下去,那是谁也泼不出去的血脉。
20141231150636_XTftS_thumb_700_0.gif
现在生活好起来,才敢把自己的过去剖开来当做笑话讲,从前真怕自己表现得困窘,受了谁不明不白的恩情,辜负了身体中好好的尊严。记得自己更年轻时也是个倔强的姑娘,拼着命地去赚钱去省钱,给自己尊严的伤口擦点金钱的膏药,有时应邀去小男生的饭席,兜里必定揣着温热的银行卡,等待结账时轻轻地一刷,那一秒是我的尊严,辛苦挣来的,你别抢走。
咪蒙说,“当下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穷,除去天灾人祸,基本上都源于懒。”关于这点我无法再认同更多。我大学时有个朋友,成绩优异,她在周末的时候从来都来去匆忙,当家教或者去做别的兼职,看起来比别的同学都忙碌得多。等到毕业聊天时,我才知道,在大连的大学生月均消费1000都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时候,她的生活费,只有每月400块,却靠兼职活出了滋味。
在四胞胎的新闻评论中,看到一个网友说,“六年前……我在南宁市白天工作月收入1200,晚上当保安月收入700,老婆不上班带小孩,住城中村,为了让老婆放心,我自己在外面偷偷吃馒头喝白开水,还不是一步一步自己做起来了?谁没苦过!”这段话被置顶,下面是无数人的赞同。
可惜人性是贪婪的,有些人可以控制这份贪婪,有些人则无法拒绝,要多一点,再多一点,多到内心原本的空洞都塞不下,溢出来,流成灵魂中不肯停歇的欲望。
四胞胎事件由“重男轻女”的话题引起,继而被万能的网友挖出来更深一步的信息。当四胞胎父母手掌向上地哭着穷,其实走穴的报酬已经让他们过上了小康以上的生活。国内影响力最大的西方哲学学者之一陈家琪说,“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我今天问母亲她最近的生活怎么样,她说,就是早上吃碗粥就着小咸菜,晃悠到中午,然后去公园接外婆到家里吃午饭,一路唠唠嗑看看景,就像从前接我放学一样。
外婆已经八十多了,还是公园里扑克场的一姐, 我能想象到她拍下最后一张牌的姿态,就像当年“刮大白”一样,有种赢定了的豪迈——“不哭穷,咱也别认命!”
真好,外婆那个基因,一代代传下来,让我们这些晚辈姑娘们,挺直脊梁,过得幸福也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