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同事一节数学课,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三条课堂慎用的法则,与大家共同探讨。
其一,课堂口头禅与提问方面,“是不是”、“对不对”、“会了吗”这类语言尽量少用。
一开始用时,孩子们会大声地回答“是”或“不是”,“对”or“不对”,“会了”;时间一长,他们对或不对都会以喉咙里随意挤出的“嗯”来代替。而此中的“嗯”,却大有深意。可以代表“是”,也可代表“不是”,还可代表“不知道”。到底他们的“嗯”是什么意思?你猜!
再往后,他们连“嗯”也懒得说了,只用点头或摇头来表达意见。
直到最后,他们上课就当你为空气了!你爱讲什么讲什么,愿意问什么问什么,就是没人答理你。
第二,课堂上尽量避免让学生集体说答案。
真会的极少数同学会自信地大声喊;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的大多数同学不确定地小声喊;而根本不会的那一小部分同学,因为不好意思不喊,所以也无比心虚又怕被你识破般地跟着喊。
课堂气氛是一种自然形成,并非为了活跃气氛而以集体回答的形式来烘托气氛。
况且,这样的气氛还该是“有毒气氛”。长期下来,它会钝化我们对孩子“真实能力”的感知,营造出一种“都会了”的假像来自欺欺人。而对所传授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我们越来越云里雾里。
我们的教学之本,是为了孩子们能学会并运用知识。集体回答,仅仅取悦了老师,麻痹了老师。
经常集体回答问题的课(当然,文科除外),只能使得没学会的孩子越来越多,而回答问题的同学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等课堂变为老师一个人的show,咱们唱“独角戏”了。
第三,理科课本内容枯燥乏味,公式过程都过于冰冷。如何将课本知识生动、形象、通俗、活泼地呈现在课堂教学上,或许才是我们“课堂高效”的着陆点。
学生与我们一样,都反感过于无趣的人和物。大部分孩子讨厌看理科课本,就如同我们讨厌总是面无表情、生活呆板的人一般。试想想,我们能暂时包容那样无趣的人在身边一阵子,而孩子们可是要与无趣的课本相伴朝朝暮暮的,他们不喜欢不也是正常的吗?
同样一节课,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就能上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讲法也会收获不同的领悟面积。
研究高效课堂的形式,不如研究如何运用快乐的语言教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提高孩子们对学习此科目的兴趣。
这就要求我们做理科老师的,一要学会使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将理科专业知识转化为像生活常识一样稀松平常的知识来演绎;二要让自己尽可能地放松,以达到语言优美、谨慎又精炼的要求;三要对教习内容做适当包装,在学术上有争议的、自己拿捏不透的、老套过时的重难点能删则删,对于大纲新贵、出题新角度新方向、一题多问或多变而又有层层递近关系的例题能加则加。
总之,课堂不同于讲座。
讲座讲完就走,其效果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说是某个人思想的一次有意识传播;
而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长时间链接的平台,很容易产生“相看两生厌”之感。学生对老师讲授内容的领悟程度,方是课堂实效的最根本的评价标准。
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其任重而道远,决非一篇文字三点建议即可解决。
咱们也“且行且分析,且走且反思”着?